里松镇:
经济概况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861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89万元,工业总产值5110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015万元。财政收入7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3元。盛产水稻、木材、竹笋、生猪、鱼类等。年出栏生猪近5万头,为贺州市瘦肉型猪养殖基地之一。全镇已初步形成水电、交通运输、造纸、塑料加工、铸件、竹子营销、矿产开采为重点的乡镇企业新格局,年产白纸5000吨,土纸2000吨,竹子5000吨。商业、饮食、旅游等第三产业方兴未艾。 全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9所,在职教师113人,在校学生2539人。支柱产业 木材、纸业、竹笋种植、鱼类、生猪养殖等,年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为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之一。土特产有蕨粉、蜂蜜等。招商引资 里松镇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财政收入的强劲增长。2004年,财政收入首破百万元大关,达113.5万元,比上年增长29.5%。随着里松经济的良性发展和财税征管力度的加大,里松财政收入步入了快速、稳定的增长期。特别是今年以来,该镇加大财源培植和财税征管力度。抓紧抓好项目推进、招商引资,挖掘企业潜力。上半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983万元,同比增长4%。财税征管部门积极开展税源调查,加强对企业、重点税源的跟踪监控,堵塞税收漏洞,确保应收尽收,实现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贺州市八步区里松镇立足本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三位一体”养殖、家庭作坊、沼气等产业,将房前房后的有限天地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聚宝盆”,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安置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目前,全镇一半以上的农户搞起了庭院经济,30%的农户庭院经营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庭院经济已成为里松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亮点。庭院经济 里松镇境内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3亩。过去,农民土里刨食,以种植水稻为主,收入并不理想。今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广开思路从实际出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引导农民利用自家房前房后的低产耕地和空闲场地,修建猪舍和鱼塘,发展以养殖瘦肉型猪和清水鱼为主的庭院致富项目,并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对各村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至目前,该镇养殖瘦肉型猪的农户达到3671户,发展里松清水鱼养殖850亩,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里松镇外国友人该镇还积极引导部分农民借助家居靠近公路沿线及温泉周围的地缘优势兴办庭院作坊,发展餐饮、服务、维修等二、三产业。全镇已有750人从事二、三产业,年利税410多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