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乡:
1、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金鸡乡乡情概况 武宣县金鸡乡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俗称武宣县北大门。209国道南北横跨乡境,可达柳州、贵港、玉林、北海、广州等地,象武公路东西贯穿全乡,直达荔浦、阳朔、桂林等地,柳江河环乡而过,直通柳州、梧州、广州、香港等地,沿江有日吞吐量近千吨的金鸡码头。东与象州相接,西与兴宾区隔江相望,南距武宣县城35公里,北距柳州市60公里,地处武宣、象州、兴宾三县(区)交界处。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乡政府机关坐落于209国道和象武公路交叉处。全乡现辖8个村民委,36个自然屯,89个村民小组,2003年总人口1.8万人,总面积为147.3平方公里,有林面积9万亩,林业资源相当丰富,耕地面积6.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5亩。经济发展 近年来,金鸡乡紧紧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目标。一是积极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创办了松脂厂、中板厂、鱼步矿场、粤桂园林装饰石材厂、华奇林产化TV和两个红砖厂等厂矿企业,引进老板创办了5000亩的尾叶桉基地。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创税农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形成群体支柱产业。2003年全乡种蔗3万多亩,2003/2004年榨季进厂原料蔗达16.2多万吨;宫溪蜜柚、龙眼果、红江橙、大果枇杷、四月桃等名优水果2.2万亩,年产量1100多吨;生猪出栏2万多头;种菇3万平方米;春秋菜开发7400亩,产值1200多万元。2003年财政收入320.2万元(不含甘蔗增值税)。精神文明 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金鸡乡切实抓虫子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6年被自治区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1998—2000年连续三年荣获县先进基层党委;1998年、2000年分别被地区评为小康村建设先进乡镇;2001年被县委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六个好”红旗乡(镇)党委;2002年被县委评为“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等等。2003被来宾市评为“五个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协调组织。2、四川省大竹县金鸡乡情概况 大竹县金鸡乡位于铜锣山脉中段,与高穴镇、妈妈镇、文星镇及邻水县新镇接壤,距大竹县城南段离县城25公里处,在竹石公路旁。辖区面积37.6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3091户居民,常住人口10756人。有耕地11363亩;成片森林29000亩,其中用材林27000亩,经济林1500亩,长防林500亩;竹林4000亩。气候温和,交通便捷,境内有县道公路7公里,村道公路 29.7 公里,达到了村村相通,四通八达。自然资源 水源丰富,电力充沛,通讯发达。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碎石等,煤矿资源系红旗井田零星资源,境内储煤量有20万吨余。
该乡地势属于半丘陵半山区,有丰富的水资源,牧草资源以及矿物质资源,有以老龙洞为中心的插香寺、姊妹桂、七碑石、豹子洞、观音寨、青蛙石等为景点的天然的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2000多亩优质的茶树资源,并且境内早以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交通方便,道路畅通。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竣工大力改善了全乡丘陵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改变了投资环境。乡政府驻地刘家沟场镇和红光新村发展迅速,红光新村已形成了一个集居家、休闲于一体的新农村亮点。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学校周边环境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文化、广播、卫生和民政优抚工作扎实,公民道德建设加强,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双拥工作扎实,弱势群体得到关爱。大力宣传普及有线电视,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人民安居乐业。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乡情概况 金鸡乡以乡政府所在地——金鸡村而得名,位于保山市中部,保山坝东北边缘,怒山山脉宝鼎山西麓。东与瓦渡乡相交,南与河图镇接壤,西与板桥镇毗邻,东北与水寨乡相接。金鸡村开发较早,是秦相吕不韦的后裔吕凯的故里,附近(育德)有不韦县城遗址。新中国建立后,是凤仪镇、金鸡乡、金鸡镇、金鸡人民公社、金鸡乡的政府所在地。自然环境 金鸡乡地质为新生代第二期冲积层,地貌为山地、盆地过渡地带。全乡属半山半坝区,地势东北较高,向西南呈坡状倾斜,东部最高处狮子头山海拔2 667.5米,西部最低处中东方村海拔1 649米。气候属南亚热带(印度洋)西南季风与东南(太平洋)季风交汇地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970——1 290毫米。无霜期204天。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矿、钛铁矿、黑铁矿、粘土、砂石等。名胜古迹 乡内名胜古迹很多,主要有四方街、古戏台、吕凯石表、点将台、古城坡新石器遗址、将台寺、不韦县城遗址、金鸡寺、卧牛寺、宝鼎寺、八大清真寺、金鸡基督教堂等。1998年,金鸡乡被保山地区行署认定为地区级历史文化名乡。1999年被评定为省级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