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乡:
自然资源 淤泥彝族乡境内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地形复杂,全乡平均海拔约1780米,最高点八大山2558米,最低点嘎哒河1360米,境内区域性地分布着石灰岩、砂岩、砂页岩,岩石裸露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土壤以黄壤、黄棕壤和沙土为主,全年气候温凉,干湿季节明显,境内主产玉米、水稻、小麦、豆类、薯类、荞等农作物。旅游资源 淤泥彝族乡境内风光迷人,落泥石里画廊有人间奇景一说;沙河溶洞已列为省级名胜风景区坡上草原风景点,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怪,令人流连忘返;八大山上,地势开阔,放眼了望,一目千里,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嘿白村白雨洞深560米,一绳到底428米,比墨西哥巴霍天然井还深1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天然沉井。矿产资源 淤泥彝族乡境内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以煤最为丰富。全乡以煤炭为支柱产业,有21对有证煤矿、5座焦化厂、3座洗煤厂和年产40万吨的大型机焦厂1座。煤炭工业的发展,是全乡财政稳步增收的根本保证[1]。民族文化 火把节、水拌酒和山歌是淤泥彝族乡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淤泥彝族乡各民族欢乐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上,各族人民尽情的载歌载舞,借助歌舞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淤泥的山歌源远流长,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随便哼上几首。不仅是在火把节上和正月里要大唱特唱,就是在劳动之余或者劳动之中,人们也要唱。走进淤泥,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农家小院,或者山岭沟壑,都能听到即情即景编唱出来的山歌。唱山歌,已经成为淤泥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拌酒因为酿造和口味特殊,成为当地人待客和举行各种活动时必不可少的饮品,或者馈赠亲友的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