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镇:
1、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基本信息 该镇基础设施完善,外部发展环境良好。主要街道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绿化覆盖率32.3%,建有现代化人民广场,服务业齐全。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大。镇内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广东大顶铁矿,水资源极其丰富。市场繁荣,商贸活动极为活跃,1997年建成占地河源市第一镇面积达2平方公里的河源市第一个镇级工业村,以花生、蒜头传统拳头农产品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目前正在以这两种产品建设“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2006年全镇生产总值达20.20亿元,镇级财政收入达800多万元,国税、地税总收入1.73亿元;2003年2月被授予“广东省村镇建设(山区房地产开发)试点单位”,4月被授予“广东省农民健康教育试点单位” ,12月被授予“广东省文明村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2004年1月被授予“广东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2月被授予“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2005年8月被审批为“广东省经济综合发展示范镇”。2007年11月被授予“全国重点开发镇”。地理位置 忠信镇被誉称为“河源市第一镇”,全镇总面积151平方公里,是广东省中心镇,处于灯塔盆地中心腹地,俗称“忠信三垌”,广义上含忠信、油溪、高莞、三角、大湖、绣缎六镇,统称为“忠信地区”,是原惠阳地区4大建制镇之一,1958年连平、和平两县合并时的县城所在地。地处新丰江上游,位于连平、和平、东源3县交界处,历来就是4县16镇超30万人的商品贸易集散地,也是连平南部六镇20万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基本情况 全镇总人口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万人,居住在镇区人口达4万人,流动人口约1.5万人。下辖12个村委会和5个社区居委会,全镇总面积151平方公里。下辖5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732人,男1459人,女273人,其中农村支部12个,非公有支部4个(茂升、明珠、华丰、工商联)。在编公务员45人,2人二线,4人占编,离退休干部34人。 城镇规划建设情况。2003年城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4.9平方公里。今年以来提出城镇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和“一心四片”的城镇规划建设战略,“一心”即是以城镇为中心,建设商业服务业为主的中心城区;东片即是以连平县生态工业园为依托,建设工业园区;南片以粤赣高速公路在该镇南部设置二级互通口为依托,建设商品物流区;西片以黄岭公园为依托,建设休闲娱乐区;北片以现有文化设施为依托,建设文化教育区。主要街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美化、亮化、绿化工作,街道亮化率达90%,绿化覆盖率32.3%。建有11万和22万伏输变电站各一座,全镇年用电量达2.5亿千瓦时,占全县用电量的60%。文教、卫生、体育情况 镇区内有高级中学2间(其中1间为忠信中学分校),初级中学3间,小学4间,幼儿园10所,是连平南部6镇文化教育中心,全镇共有中小学生11329人,教职工723人;其中中学生5543人,教职工418人;小学生5786人,教职工305人;建有县级医院1间、卫生院3所。经济情况 2006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20.2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0.3%;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实现17.4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8%;工商税收实现1.7239亿元(其中国税完成1.11亿元,地税完成6139万元),比上一年增收1379万元,增长12.5%。主要荣誉 2003年2月被授予“广东省村镇建设(山区房地产开发)试点单位”(全省仅13个),4月被授予“广东省农民健康教育试点单位” (全省仅6个),12月被授予“广东省文明村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2004年1月被授予“广东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2月被授予“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2005年8月被审批为“全国经济综合发展示范镇”,2006年6月忠信花灯列入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等等。地理优势 忠信镇之所以发展快,与它的良好区域优势分不开,今后它将继续发挥其优势,让该镇经济快速发展。
1、政策优惠: 近年来,中央和广东省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日益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忠信镇已正式被列为广东省省级中心镇,在资金、税收、项目、基础设施、土地等多方面将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政策的优势将加快忠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