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云乡:
乡情介绍 顶云乡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北面,乡政府驻地距县城6公里,交通便利,320国道、镇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有国土面积8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96亩。总户数6330户,总人口25100人,其中农业人口24497人,少数民族14568人。辖16个村民委员会,129个村民小组。乡党委下设19个党支部,其中机关支部1个,中小学支部各1个,村级党支部16个,现有党员581人。2007年粮食总产量8438吨,油菜籽产量486吨,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731元。历史沿革 据记载:元朝期间,顶云为寨。公元1371年(明洪武4年),设立了“顶云长官司”。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成立了顶云乡。当年,顶云人民建立了临时组和常年互助组25个;接着又发展了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社9个;后来,进一步建立了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集体化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6个。1958年,顶云与鸡场乡合并为“星火人民公社”,后改为顶云公社。1992年实行撤区并乡,原顶云乡、新场乡、包包乡合并为顶云乡。顶云经验定产到组 1976年,顶云乡石板井村陶家寨生产队有30多户180多人,与全国各地一样,陶家寨以生产队大集体的方式经营管理土地,农民人均年收入仅为56元,人均粮食100多公斤,许多家庭在过完春节后就已经断粮,常以野菜混合谷糠充饥,生活十分困难。看到这种现状,生产队长李国昌、副队长罗明才未能让全寨老小180多人吃上饱饭,内心惭愧,决定让群众重新推选有能力的人来当生产队长。
1976年新春的一个晚上,寨上罗国民由于被钢钎扎伤左脚,李国昌、罗明才、陶天云、陈宗富、陈高忠、罗定尧一同去家里看望。大家在一起摆起“龙门阵”,谈到了当时生产状况和艰难的生活,李国昌、罗明才很伤感地说道:“作为生产队的领头人,没有把生产搞好,害得大家吃不饱、穿不暖,这个队长我们实在是没脸面干下去了,今晚借看罗国民的机会,把我们的想法跟大家讲讲,也拜请几位向全寨老幼说清楚,另选他人干了。”“你们不干谁干”大家争论着。无论怎样劝说,李国昌和罗明才还是坚持不干。大家沉默了,知道现在的生产管理方式,谁当队长也难搞。出工人喊人,做工人看人,收工人赶人,窝工现象严重,生产马虎,粮食产量根本上不去。李国昌、罗明才不干,不可能让陶家寨没有领头人。可能是李国昌、罗明才事先商量好的,李国昌开口说道:我们当中陈高忠能担起这个重任,他胆大心细,头脑灵活,爽直口快,社员们都很听他的。大家细一想,确是这么一回事,于是都表示赞同。陈高忠中等个头,正值中年,身体健壮,做事风风火火,到过贵阳修过铁路,有些见识,看到大家这样信任,回想全寨人的艰难生活,压力、责任涌上心头,当时勉强答应:“让我回去好好想想。”此时已经是深夜了,大家心事重重地起身告辞,罗国民在家人搀扶下送到门口,心酸地说:让大家白坐了一晚上,连酒水都没喝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