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英镇:
历史沿革 明清时代,因水路发达,商贸极盛,时有“小南京”之称。寨英历史建制为:清代设寨英里,民国设寨英乡,建国后曾设寨英乡、寨英公社,1985年设寨英镇,1992年合并原落满乡、邓堡乡组建为现寨英镇。松江油路、寨孟公路、愉怀铁路、松桃西部旅游公路的建成将构成寨英的干线交通网。全镇矿产、森林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寨英古镇”、“锰都”及国家级“滚龙艺术之乡”的美誉。自然资源 寨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著名的邓堡万亩大坝,具备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苕、洋芋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等,是全县粮食主产区之一;寨英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48%以上,生长有樟木、楠木、青冈、拱桐、背阴杉等名贵珍稀植物,有竹笋、薇菜、酸杆苔、弥猴桃、木将子、八月瓜、五倍子、油桐、香菇等绿色野生食品,有独具特色的寨英“米豆腐”和“囟鸭子”等土特产,有野天麻、杜仲、白果等名贵药材,其间分布有广阔的竹林;距寨英镇8公里的阳雀万亩林场,有成片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林,每蓬开花时节,极富观赏性。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野山羊、野鸡、金鸡、白鹭、黔金丝猴、野猪、野兔、刺猬、猫头鹰、穿山甲等珍贵动物,有上百种鸟类和数十种蛇类,清澈明亮的山泉水中,生息有娃娃鱼、团鱼、山麻鱼、石蚌、桂鱼等珍稀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