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塘镇:
包括 辖18个行政村:上街村、水沟边村、对门场村、凉水井村、金星村、下司街村、宋家寨村、那乡村、石家寨村、杉树坳村、红灯堡村、大寨坪村、太平村、双泉村、金龙村、桃子冲村、桃园村、各水坝村,173个村民组、1个社区2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8750人,其中镇区人口12800人。有中学2所,中心小学1所,乡村小学8所,学生近8000人。是革命老区、龙狮艺术之乡、国家部级建设试点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集镇和全省32个重点建设集镇之一。交通、设施
草塘自古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是“黔北四大场镇”之一。省道305公路穿过镇区,境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公安、学校、医院、银行、电信、邮政等服务部门齐全。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工程构皮滩电站建成后,将为草塘的经济开发提供有利条件。历史 草塘历史悠久,明洪武年间即设有安抚司,是革命老区、龙狮艺术之乡,文化底蕴深厚。1934年12月至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曾在草塘召开了著名的“猴场会议”。境内现有猴场会议会址、猴场会议会址纪念碑、毛泽东行居、瓮余湄铁壁合围剿匪司令部、十八革命烈士陵园等多处文物。民间逢年过节耍龙舞狮习俗源远流长,被省命名为“龙狮艺术之乡”。资源 草塘物产资源丰富。松花皮蛋、豆油皮等土特产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原煤、铝土矿、硫铁矿、铁矿、硅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地貌奇特,老鹰洞、穿洞河瀑布、下司石林、后岩观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傅玉书故居、十八烈士陵园、瓮余湄剿匪司令部旧址等文物景观吸引一批批爱国主义者前往缅怀先烈,重温长征历史,感悟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