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场乡:
人口 2002年全乡共有人口1.36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92人,比全县平均数少15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35万人,占99%,少数民族1561有,占12%,有布依族、苗族等3个少数民族;苗族人口1360余人,占总人口的10%。经济状况 该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小麦、高粱、油菜、烤烟、葵花籽、辣椒、蕃薯、马铃薯等;主要水果有柑桔、桃、李、梨等;林产品有油桐籽、木油籽、五倍子、核桃、木材等;核桃为该乡特产,产量居全县前列。农村非农行业开展的项目有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及砖瓦烧制等。农业 1998—200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累计完成4105.71万元(90价,下同),其中:农业产值2164.01万元,占52.71%;林业产值676.51万元,占16.48%;牧业产值1215.04万元,占29.59%;渔业产值1.07万元,占0.03%。200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81.09万元,比上年增长0.5%。粮食总产量累计完成18264.54吨,其中稻谷3517.74吨,玉米10806.32吨,大豆380.14吨,小麦208.7吨。2002年粮食产量3421.74吨,比上年下降7.01%,比1998年下降7.78%。基础设施 鼠场乡属省级“麻山”极贫地区,境内荒山、石山占地面积达80%以上,而且严重缺水,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其他事业的发展。5年中,该乡从实际出发,从改变生存环境入手,加快水、电、路的建设,提出“向荒山要钱,向平地要粮”的口号,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该乡1998年前,过境公路仅20公里,2个村、10个组没有通车,10个组185户没有通电,年缺水长达7个月。乡党委、政府从解决交通、饮水为突破口,争取到国家民族经费及深圳对口帮扶等无偿资金636.4万元,采取乡干部包村落实项目和民工建勤的办法,开辟油桐、杜仲、大板栗、银杏、乌梅等种植基地共近万亩,架设高压输电线共36.8公里,使全乡村村通电,全乡用上电的农户达98% 以上。修通鼠场至罗甸坪岩乡15公里的省标四级公路,修建村组公路100多公里,全乡106个村民小组全部通了公路。先后修建水窖808个,水池101个,全乡98%以上的村民用上了方便的水。教育状况 投资新修油岜小学初中班和修建鼠场乡小学教学楼一幢,改善了办学条件。[1]#bk-album-collection-box-1736595{width:687px; height:228px; border:1px solid #C6E1F5; 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 margin-bottom:30px; overflow:hidden;}
.bacb-head{height:28px; background-color:#F5FBFF; padding-left:10px; position:rel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