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妥乡:
行政区划 全乡辖6个行政村(上妥、下妥、俄村、相亭、牙村、交算)18个自然寨26个村民小组,有1120户5480人。乡内聚居着勤劳、热情的布依族、瑶族和苗族。迄今为止,罗妥乡牙村村按抗组53户238名瑶族群众还保留着瑶族特殊语言及祭祖独特的风俗习惯;交算村168户685名苗族群众还有办酒席或过节对苗歌习惯,并且妇女日常还全部穿着苗装。布依族占总人口的78%,苗族占15.7%,瑶族占6.3%。历史沿革 1951年3月,罗甸县人民政府仍沿用旧制保留乡镇,废除保甲。根据《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规定,建立2个镇,16个乡人民政府(罗妥乡是其中之一),同时建立121个行政村人民政府。解放后全县设6个区18个乡,罗妥乡属罗悃区。1952年,全县设6个区80个乡镇,罗妥乡属第六区。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后,全县设6个公社53个管理区,罗妥乡改称罗妥管理区。1962年,原管理区改称公社,1963年又改为罗妥公社。“文革”时期,1967年3月把罗妥公社改称罗妥公社革委会。1979年各区革委会改称区公所,罗妥公社革委会亦改称罗妥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销管理委员会设乡人民政府,又改称罗妥乡人民政府。1990年撤区并乡建镇仍保留罗妥乡人民政府。[1]资源优势 乡境内全年平均气温21℃,全年无霜期达360天,平均海拔400米。全乡国土面积11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700亩(其中田面积2200亩,土面积3500亩),可利用非耕地资源31089亩。罗妥乡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纤锌矿、铁矿、锑矿、金矿等,还产天然宝石,如猫眼石、虎眼石、花斑玉石等。经济发展 罗妥乡以种养植业为主,种植业以水稻、早菜为主,养殖业以黑山羊养殖为主,养牛主要是役用。经果林有板栗、砂仁。近年来,龙滩水库形成后,兴起网箱养鱼。罗妥乡库区两年内将形成水域长度15500米、总面积5443亩的库湾库汊等可开发利用,水产养殖将成为罗妥乡新兴的主导产业。2002年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后,罗妥乡正在大力发展小油桐树种植,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亮点。2007年,全乡财政收入为2.6万元,工业总产值为85万元,农业总产值为350万元,粮食总产量245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元,人均占有粮350公斤。基础设施 1、交通。全乡有5个村通公路,只有交算村未通公路。罗悃至罗妥乡道,于1998年5月通车,全长21.3公里。截止2007年,未通公路的自然寨有牙村中苏、八让、按抗,相亭村假绕组,俄村村公俄组,交算村交算组、纳傲一、二组、借里组、冗共组共10个,乡内将修建下妥村码头、坝宜码头。
2、水利。乡政府驻地建有人饮提水站一个,解决了驻地机关单位、学校和周边住户210户3000多人的饮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