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集乡:
1、山东省嘉祥县马集乡乡镇简介 嘉祥县马集乡地处孔孟之乡、曾子故里山东省嘉祥县城南 6公里,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为涝洼地,西是山丘陵,东与济宁任成区唐口镇接壤,南与本县金屯镇相邻,西连纸纺镇,北靠嘉祥镇。洙水河南北流经全境,济宁机场专用线贯穿全乡南北。位于东经116、06′,北纬35、11′处。属黄河冲积平原,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人口3.6万人,辖40 个行政村,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区位交通 马集乡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济宁机场专用线贯穿全乡南北。距 105国道6公里,济宁机场5公里, 距327国道5公里,日东高速8公里,已与北京、上海、广州(佛山)、青岛通航的洙水河道南北流经全境东接京杭大运河通往江南乃至世界各地。自然资源 马集乡拥有丰富的资源。山石资源储量大,石材加工已初具规模,境内共有大小山头21座,石灰岩储量1.1亿立方米。农业资源丰富,小麦种植是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贡品红皮大蒜和杏树、核桃为主。马集乡畜牧、养殖行业和林业种植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全乡万只鸡场 3处,万只鸭场2处,被市级验收合格的2万只养鸡场一处。2005年建设速生丰产林360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3000亩,绿化沟路渠46条,绿化河堤2180米,封山育林1300亩,共植树110万株。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蓬勃发展,通过拉长异型石材、建材制品两大产业链条,打响天青石这个品牌,逐步扩大石雕、石板、石料三大加工基地,组建大型石业集团。依托洛克公司,带动周边石材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加工集群,提升马集石材的知名度和市场的竞争力。全乡个体工商户达到 1620户,其中大型石子机38部(尤其戏楼街村石子质量最好),石灰窖20孔,异型板材厂41家.。年营业收入3.8亿元,社会民营总产值2.1亿元。全年外贸出口100万美元,境外劳务输出10人。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分别形成了以出口板材、石雕为代表的天青石产品加工体系,以生产水泥、石子、石灰为代表的建材加工体系,以生产手套、服饰为代表的轻工体系。以生产化工原料为代表的化工体系、以建筑、筑路为代表的建筑体系。济宁洛克、四通石业,华宇石材、加祥石雕,里能水泥、三杰手套、众兴服饰、阳光煤化工、顺达路桥等 36家骨干企业蒸蒸日上,生机蓬勃,企业技改步伐加快,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全乡民营经济实现了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强劲发展的民营经济正逐步实现马集乡建设经济强乡的宏伟目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境内乡村柏油路四通八达,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农村“四通”工程、文明一条街建设全面完成,村村通上有线电视、柏油路、自来水、客车,农民积极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村村建成文明街道,乡村面貌焕燃一新,乡村建设已昂首阔步向城镇化迈进。
马集乡党委、政府以“敢为人先创一流、求异创新谋发展”的思路,用团结奋进的领导集体,敢为人先的工作精神,加强组织建设、转变机关作风、紧抓招商引资、外经外贸、重点项目建设,突出山石资源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优化乡村社会环境,求真务实、比学赶超、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实现了全乡经济的快速好转。经济发展 经济指标实现突破。 2005年全乡GDP实现1.5亿元。社会总产值达到7.5亿元,其中工业5.9亿元,农业1.3亿元,同期增长37%;固定资产投入1.9亿元,同期增长51%;完成财政收入875.3万元:增长11.1%,其中国税完成80.8万元,同期增长47%;地税完成764.5万元;资源税完成509万元;增长11.2%,地方财政收入735.5万元;财政收入29.6万元。 全乡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心齐、团结和谐稳定、开拓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1]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实现突破。2005年全乡GDP实现1.5亿元。社会总产值达到马集乡7.5亿元,其中工业5.9亿元,农业1.3亿元,同期增长37%;固定资产投入1.9亿元,同期增长51%;完成财政收入875.3万元:增长11.1%,其中国税完成80.8万元,同期增长47%;地税完成764.5万元;资源税完成509万元;增长11.2%,地方财政收入735.5万元;财政收入29.6万元。全乡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心齐、团结和谐稳定、开拓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投资环境 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