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镇:
1、四川省剑阁县普安镇基本概况 普安镇地处剑阁老县城,是全县经济、文化、交通、商贸、文教、医疗、物流中心,幅员面积58.1平方公里普安镇城区一隅,辖13个村,5个居民段,81个村民小组,37个居民小组,29个行政企事业单位,总户数10524户,总人口39045人,其中农业户3493户,农业人口13198人,有劳动力6232个,总耕地16039亩(其中田7891亩,地8148亩)。一九九七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394万元,企业总产值1.16亿元,财政收入340万元,生猪出栏22624头,耕牛圈存1725头;现有果园2000亩,蔬菜2500亩,个体工商户2405户,私营企业13户,粮食总产量675.92万公斤,人均总收入25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8元。
普安镇位于北纬31°62。东径105°41。海拔高程820米。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全镇耕地面积16039亩,人均耕地1.2亩,可利用非耕地5700亩,全镇是产粮大镇和油菜、玉米制种基地;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生猪、水产品等农副产品,产量大,品质优。全镇已在中坪、剑坪、灯光、光荣、丰光等村初步建成了优质水果基地2000亩,在城东、双剑、剑西、中坪、江东等村建成名优商品蔬菜基地2500亩,同时,正在城东、双剑、剑坪等村动手筹建大棚蔬菜基地300亩,总投资150万元。林业资源 全镇森林资源丰富,有森林面积26246亩,其中宜林荒山、荒地1980亩,无林地3480亩。非林地70880亩,森林覆盖率达31.7%,活立木蓄积量70390立方米,经济林木有油桐、棕树、核桃、樱桃、板栗、杜仲、银杏、梨树、桃树、苹果树等,有蘑菇、天麻、猕猴桃、柏木油等土特产品,林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1/5。农业经济 全镇初步发展形成了畜牧、果蔬、烤烟、林产品开发等四大农村产业。2009年全镇存栏生猪9652头,出栏肉猪26026头,养殖牛1326头,羊5729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26亿元,中坪村、畜牧小区建设即将完工;果蔬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全年水果产量1500吨,实现销售产值750万元,种植蔬菜突破2000亩,实现销售产值1000万元,种植海椒达1000亩,实现销售产值200万元;全年共完成烟叶种植面积1023亩,收购商品烟2748担;全镇共有森林面积26246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7%;2009年,全镇依托丰富森林资源及兴博木业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与开发,林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五分之一。[1]产业发展 全镇工商业发展成效显著,共有各类企业198个,其中工业企业76个,有蜀道客运公司、二建公司、普安镇木材加工厂、普安镇墙体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镇属企业4家。 2009年,全镇先后引进中美木业、高仕达筷业、宏祥药业、湖北宏福琉璃瓦厂、蜀阳采血站、禹兴化工、城东商贸中心、嘉信食品、中坪家禽屠宰场、普安镇籽鲜机砖厂、金农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雪龙粉业、卧龙粮油、东山米业、西原油脂化工有限公司、兴博木业、剑门火腿、汇丰食品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目前正在实施重点项目:鹤鸣山道教旅游公园、普安镇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综合农贸市场。[2]商贸经济 位于该镇腹心地带的两处综合市场,呈现出购销两旺的景象,其中已于去年投资400多万元建成的一处全县最大的综合市场,占地面积达5800多平方米,有摊位400多个。80余间铺面,据九八年上半年统计,成交额达3174.14万元。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股份制企业发展迅猛,累计发展私营企业13户,个体工商户已达2405户,从业人员3480余人,拥有注册资金1166万元,纳税5000元以上的有70多户,纳税上万元的大户达10户、5万元以上的有5户,纳税额达180余万元,占整个工商税收的1/3[3]。旅游景点基本概况 把剑阁县的普安镇称为蜀门锁钥,是再确切不过的,因为它离剑门雄关只有40公里。站在古镇的钟鼓楼上,就可以眺望巍峨雄伟的“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的剑门关。普安古镇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古镇仅是一围城墙,数家社火,规模小,唐代便已有一定规模并为军事重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入蜀避乱一行人马途经此地,驻跸在郡城,歇息三日方去。南宋升格为隆庆府。元代因广元、剑阁一带为蒙、宋交战的战场,普安镇毁于战火。明成化十年重修,城型制保留至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决定了普安镇与战争结缘,文化遗迹也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