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镇:
简介 天长镇天长镇(TianchangZhen) 面积98.12平方千米,人口41152人。辖:城内、东关、北关、河东、贡家庄、东梁洼、山北、仇西河、尹西河、刘西河、郝西河、东窑岭、南枣林、陈家、霍家庄、武家堰、吴家垴、王家、单家、南关、郝家窑、潭洞、朱家疃、石板片、郝家台、板桥、长生口、南刘家沟、梁家、小龙窝、大龙窝、核桃园、黄沟、李河西、张河西、蔡庄、乏驴岭、许水滋、翟水滋、李水滋、王家庄、石桥头、庄旺、高家庄、刘家沟、周家坑、曹泉、梨岩、秀水。镇政府驻城内,邮编050300。历史沿革 天长镇天长历史悠久,名起于汉代,唐设天长军,后晋改为天威军,宋熙宁八年(1075)至公元1958年为县治之所,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点1处,省级7处,市县级29处。2006年被河北省命名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现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境内石太铁路、石太高速公路、307国道、石阳公路纵横交错,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商贾云集,资源丰富,素有“燕晋通衢”之称。投资环境 天长镇天长镇地处晋冀之交,太行山之巅。投资条件有其特殊性,资源丰富。有全国储量最大的钙镁矿石。井陉素有中国钙都之称,而天长钙矿储量就有2亿多吨,每年开采量在100万吨左右;有繁荣的煤炭交易,虽然山西是煤炭之都,但由于地理位置之故,天长成为山西煤炭中转站,一年上千万吨的煤炭在这里交易;有众多的历史古址,做为千年古县的井陉,从秦朝古驿道到明清建筑,都在这里深刻体现,从民间住宅到庙宇楼阁都在这里汇集;有便利的交通枢杻,石太铁路、石太高速、307国道、石阳公路横贯全境,村村都通水泥路;有活跃的商贸物流,天长自古是晋冀交易中心,是河北、山西商业的大门,商贸市场繁华,仅物流配货公司就10余家;有优惠的投资政策,这几年镇党委、政府提出“谁来天长投资,我帮来客发财”口号,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从解决占地、办手续、水电路等问题多方入手,使来天长投资者都能一心抓项目、搞发展;有良好的人情风俗,天长依承了千年的文化底蕴,天长人民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有远大的眼光,有乐善助人的优良传统。项目建设 天长镇天长镇围绕化工石开采、煤炭运销深加工和商贸物流为中心,大力发展各类项目企业。每年平均投资过1个亿,引资超过7千万元。镇内纳税千万元企业就有三家。在1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采石厂10余家,日开采矿石2000多吨,有灰厂16家,月产值达2400余吨,有钙厂2家,月产钙3000余吨,有煤厂200余家,日吞吐10万余吨,有洗煤厂4家,年洗煤160余万吨,有运输公司10余家,运输车辆3000余辆,能够承担30万吨的运输要求,有大型集贸市场2个,小集贸市场数家,年交易商品过亿元,有物资配货公司10余家。旅游事业 天长镇井陉是国家首家千年古县,而县治之所承传于天长。井陉置县始于秦;天长之称,兴于汉;天长建城,成于宋。公元前221年,井陉置县。汉初即有天长之称,唐末在现天长镇置天长军。宋熙宁八年即公元1075年,天长镇修建井陉县城。天长镇古城历宋元明清诸朝,到1958年井获二县合并,天长古城作为县治之所在地已九百多年矣。天长镇地上古迹遍在,名胜良多;地下文物密集,亟待保护开发。镇内现有国家文物保护一处:河东井陉古瓷窑遗址;省文物保护7处:天长古城、文庙、城隍庙、显圣寺、通济桥、龙窝寺、秦皇古驿道;市文物保护3处:皆山书院、王家庭院、逸仙桥。县文物保护多处:旧县衙、都堂府、观音阁等三十余项。天长镇可谓名符其实的历史古城,文明胜地,文物古镇。文化教育 天长镇天长历史悠久,自汉代至今有3000年历史,是井陉西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天长文化发达,民间业余文艺节目种类繁多,有晋剧、竹竹马、拉花、社火、腰鼓、高跷、龙灯、狮子舞等,其中庄旺拉花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生口收藏点被命名为八路军长生口纪念馆和井陉乡风博物馆;天长教育发达,古有皆山书院,是井陉教育的发源地,现仍是天长地点保护学校,现镇中共有高中一所,中学五所,小学47所,学生普及率、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特色产业 天长镇天长的特色产业,一是钙产业,钙原料十分丰厚,储量达2亿吨,钙加工比较活泼,该产品多种多样;二是煤炭产业,从原煤销售到洗煤业都在全国首屈一指,很大流量的煤炭都从井陉流出;二是农副产品多样化,有特色红蓍生产区,有山鸡、柴鸡养殖,有乌鸡养殖,有核桃、石榴等种植园区;四是文化产业,民间艺术比较活跃。有晋剧、竹马、拉花、社火、腰鼓、高跷、龙灯、舞狮等,这里是拉花故乡,拉花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家拿过金奖。新世纪大事记二OOO年 2000年1月,梅世芳同志调离天长镇,高改建同志任天长镇党委书记。2000年7月3日—6日,天长镇连降大雨,大部分农田被淹,部分道路被冲断。2000年9月,曹泉百亩石榴园产品打入北京、天津市场。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全镇展开。二OO一年 2001年2月17日—18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全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和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柱及省文物研究所专家一行17人到天长视察古城文物保护工作。2001年7月,天长镇应邀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记协、省报协举办的纪念建党80周年首届党报展,并有10余份精品藏报入选布展。2001年10月,天长镇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正式开始。二OO二年 2002年1月4日,在位于天长镇河东村南发现东汉古墓一座及一批精美文物,有陶盆、陶罐、陶灶、铜盆、铜环、铁灯等四十余件,其保存完整,出土文物之多,在石家庄市历史上实属罕见。2002年2月,太行民俗博物馆在核桃园村揭牌。2002年3月,梁家村梁昌柱千亩山区综合开发工程启动。2002年5月,市书协、省作协、市报社、省科学院一行12人来天长镇参观,领队为省著名作家吴普忠并题词留念。2002年7月1日,镇政府由原王家大院迁至城关供销社,并与同日举行了迁址仪式。2002年8月,我镇河东村农家女霍美娜获省会首届七月七爱情节“十大巧女”奖。2002年12月,王家大院和城隍庙的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OO三年 2003年7月1日,开始实行每周一升国旗仪式。2003年5月,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在全国部分地区爆发,由于全镇组织严密,监控得力,领导坚强,措施到位,镇域内均未发生疫情。2003年8月,天长宋古城被正式批准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保护区。2003年10月,贾秋来同志任天长镇党委书记,高改建同志调离天长。通济桥二OO四年 2004年3月,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国部分地区发生,由于镇政府领导有方,组织严密,监控到位,措施得力,均未发生疫情。2004年4月,在天长镇东关村唐家垴地段发现一处至今1300余年的唐宋古墓群,出土了部分瓷器和陶器,堪称河北四大名窑之一。2004年5月,全镇村村通油路工程正式启动,全镇投资596.4万元,完成通村公路硬化34.7公里。2004年6月,全镇农村第一次实行粮食直补政策,发放粮食直补金21万多元。2004年7月,随着板桥、王家庄等5个村的人畜用水工程的全部完成,全镇基本实现了村村饮用自来水目标。2004年8月,天长镇代表井陉老区应邀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晋察冀根据地历研促进会、党史研究室举办的纪念邓小平诞生100周年大型图片展,有两幅文物照片参展。 2004年10月25日,省政协副主席秦朝镇在省市交通局领导的陪同下,带领20多名政协委员视察了武家堰及荆秀线村村通油路工程,给予了极高评价。2004年10月,完成了宋古城环城路硬化以及王家大院、城隍庙、玉峰山寺等景点的复原修缮工程。2004年11月19日,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副主任和省交通厅厅长焦彦龙视察了武家堰通村公路现场。2004年12月,全镇除古城商贸中心市场外,又先后有曹泉、高家庄、山北、东窑岭、核桃园等村建成了农村中小农贸市场。
2004年12月,全县首批文明生态示范村—核桃园村通过了市县达标验收。同时霍家庄、王家庄、东窑岭、城内、东关、北关、庄旺7个村的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