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村镇:
区划沿革沿革 1953年建臧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同年改镇。辖马庄、刘庄、崔庄、东庄、东于庄、詹庄、应庄、闸板口、西于庄、臧村、打油庄、白庙、中臧村、西木锨庄、郭庄、沙堤营、东臧村17个行政村。代码 代码 130622107:~200东臧村 ~201中村 ~202臧村 ~203沙堤营村 ~204白庙村 ~205郭庄村 ~206打油庄村 ~207西木欠庄村 ~208詹庄村 ~209刘庄村 ~210应庄村 ~211东庄村 ~212闸板口村 ~213崔庄村 ~214马庄村 ~215西于庄村 ~216东于庄村[1]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
总人口31034 男15734 女15300 家庭户户数7667 家庭户总人口(总)30207 家庭户男15260 家庭户女14947 0-14岁(总)82080-14岁男41750-14岁女403315-64岁(总)2060315-64岁男1052615-64岁女1007765岁及以上(总)222365岁及以上男103365岁及以上女119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9651工作思路 2009年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落实年,也是臧村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机遇年、关键年,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坚持“和谐发展,富民强镇”工作方针,突出“党建作保障,经济快发展,事业重协调,社会更和谐”四个重点,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党建基础 以建设一支好的领导班子、建强一支勤政高效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根本,不断探索总结抓班子、带队伍的新方法、新举措。一是从加强镇党委自身建设入手,按照“五个好”目标要求,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不断的提高领导班子和包片领导、包村干部驾驭农村复杂工作局面的能力;二是对照“五个好”标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加大后进党支部整顿转化力度,加快中间状态班子上档升级,促进先进党支部再上新台阶;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在2009年年前基本完成村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基础上,全力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并加大村级干部培训力度,克服以往重使用,轻培训,少教育的模糊认识,采取外出参观、集中培训等办法,多渠道育人,全方位培养。解决好连任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不适应发展需要,新干部缺乏经验,方法简单,不会干的问题。通过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团结协作精神的镇村干部队伍。基础设施建设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村镇规划,按照“一事一议”程序,多方筹措资金,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鼓励村民自愿“出资出劳”的基础上,镇村干部积极争跑资金,坚持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继续支持粮食生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村级公路、沼气池、农村电力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生态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生活品味,打造文化臧村、和谐臧村。投资环境 积极盘活土地存量,缓解土地供给紧张问题。深入开展好为企业服务活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土地、用电、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努力破解发展瓶颈,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发展路子,重点谋划好以下几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