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镇:
行政区划 肃宁县辖6个镇、3个乡:肃宁镇、梁家村镇、窝北镇、尚村镇、万里镇、师素镇、河北、付家佐乡、邵庄乡。肃宁县行政地图[1]肃宁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乡镇介绍肃宁镇 镇政府驻城内村。面积51.6平方千米,人口4.98万。辖2个社区居委会、38个村委会:肃宁镇一、肃宁镇二;城内、寨南、东关、南关、王庄、王街、苗街、滩头、西大街、北甘河、南甘河、玉皇庙、苏家庄、冯家庄、员家庄、张泽城、东泽城、西泽城、梁家屯、阁北街、北王庄、东寨北、西寨北、西北街、谭家庄、王武庄、王家屯、梁家庄、南辛庄、大五里、四合屯、张牛军庄、滑牛军庄、高牛军庄、胡牛军庄、李牛军庄、东郭家庄、南赵家庄。梁家村镇 镇政府驻梁家村。面积80.3平方千米,人口4.99万。辖47个村委会:梁家、白家、五姓、王家、加道、泥洞、大曹、东赵家庄、殷家官庄、后丰乐堡、前丰乐堡、赵家官庄、北曹家庄、桥城铺一、桥城铺耳、桥城铺三、桥城铺四、南孙家庄、北孙家庄、东何家庄、解王中堡、白洋辛庄、后太师庄、前太师庄、东王庄、吴辛庄、中堡店、都中堡、荣中堡、管中堡、李中堡、尚辛庄、马家铺、南白洋、北白洋、张家庄、范家庄、沈家庄、窦家庄、高家庄、路家庄、刘家庄、前白寺、后白寺。窝北镇 镇政府驻窝北村。面积51.7平方千米,人口3.51万。辖24个村委会:窝北、许家、冯家、新村、杏园、荆轲、顶汪、雪村、索家佐、西柴里、东柴里、南李家、杨家庄、刘家疃、百道口、寺阁庄、垣城南、大王庄、东芝兰、紫洋口、北于家庄、东宋家庄、大张家庄、刘家前头。尚村镇 镇政府驻尚村。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3.32万。辖31个村委会:西尚、前尚、东尚、刘河、王河、赵河、许河、内村、柳科、桑园、褚屯、刘家务、李家庄、库家庄、胜家庄、贺家庄、齐家庄、北辛庄、北景口、南景口、西是堤、东是堤、西青口、东青口、骆家屯、南大史堤、北大史堤、北赵家庄、西何家庄、西黄瓦口、东黄瓦口。万里镇 镇政府驻万里村。面积55.5平方千米,人口3.46万。辖29个村委会:万里、龙堂、沙河、魏娄、阎郝、尹家庄、柳家庄、崔家庄、吕家庄、马家庄、柏家庄、卫家庄、岳家庄、赵李庄、河头店、大阎庄、小阎庄、盖甸庄、泗水岸、南于庄、小张庄、豆阎庄、小刘庄、戴刘庄、西辛庄、东辛庄、窝南府、张大人庄、万里官亭。邵庄乡 乡政府驻邵庄村。面积47.5平方千米,人口2.36万。辖18个村委会:邵庄、军庄、朱家、边寨、石家连城、东高家口、西高家口、北河东、北庙头、南庙头、北窝头、南窝头、刘前庄、宋家佐、寄子庄、于高口、付高口、王家佐。付家佐乡 乡政府驻付家佐村。面积50.5平方千米,人口2.84万。辖17个村委会:付家佐、赵黄庄、东泊庄、西泊庄、郗家庄、袁家佐、西石宝、南石宝、刘家屯、任家庄、西甘河、葛家庄、白牛堤、北石宝一分村、北石宝二分村、北石宝三分村、西郭家庄。师素乡 乡政府驻南答村。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3.88万。辖27个村委会:南答、北答、东答、寺上、许疃、海市、师素、武庄、后堤、前堤、南王、曲吕一分村、曲吕二分村、南河东、西谈论、东谈论、西芝兰、南李庄、北李庄、子由口、西南庄、北王村中、北王村东、北王村西、西宋家庄、务胜口河东、务胜口河西。河北留善寺乡 乡政府驻河北留善寺村。面积55.9平方千米,人口3.31万。辖22个村委会:河北留善寺、河南留善寺、韩一分村、韩二分村、韩三分村、韩四分村、韩五分村、龙泉、南庄、柳店、刘庄、梅家店、西堑里、东堑里、徐家庄、西乾泊、东乾泊、西曲堤、大曲堤、南曹庄、郭家楼、盘古庄。历史沿革 肃宁地域开发甚早,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已有人类聚居。春秋时期,今肃宁县地属晋国。东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前燕置武垣县,县治在今肃宁县城东南7.8公里。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武垣归赵国。西汉时为幽州涿郡武垣县地,王莽改武垣为垣翰亭。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武垣徒治东武垣城(今河间市城南12.5公里),辖域仍含今肃宁全境。初属幽洲涿郡,后改隶冀州河间国。
三国时代,今肃宁境域在曹魏管辖之下,属冀州河间国。西晋(265—316)今肃宁境域改属冀州高阳郡。东晋分为十六国,肃宁先后归后燕、后赵,属冀州高阳郡。隋开皇三年(583)武垣县治迁至瀛州城。开皇十六年(596),武垣县改名河间县,今肃宁,即为河间县辖地,初属瀛州,大业三年(607)改隶河间郡。唐武德五年(622),复置武垣县,辖今肃宁地。贞观元年(627),省武垣入河间,肃宁地复州河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