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庄镇:
乡镇简介 佃庄镇政府大楼偃师市佃庄镇位于偃师市西20公里处,东至207国道,西与洛阳市 洛龙区接壤,南傍伊水,北临洛河。全镇共辖19个行政村,总面积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佃庄镇历史悠久,境内有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汉魏故城遗址”及“太学”、“明堂”、“灵台”等名胜古迹,天文学家张衡曾在此创造出举世闻名的“地动仪”。境内相公庄是宋朝宰相吕蒙正的故里。[1]
全镇共辖19个行政村,194个村民组,3.9万人,总面积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2004年度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935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55.24元,财政收入达到753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89.35元,城乡居民储蓄总额11606万元,人均居民储蓄总额291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46.00元。行政辖区 辖黄庄、东马庄、后石罢、大郎庙、酒务、西石桥、东石桥、牛王庙、河头、佃庄、碑楼、西马庄、王圪当、相公庄、倪庄、东大郊、西大郊、朱圪当、关庄19个行政村。[2]辖区代码 410381102:~200黄庄村 ~201东马庄村 ~202后石罢村 ~203大郎庙村 ~204酒务村 ~205西石桥村 ~206东石桥村 ~207牛王庙村 ~208河头村 ~209佃庄村 ~210碑楼村 ~211西马庄村 ~212王圪当村 ~213相公庄村 ~214倪庄村 ~215东大郊村 ~216西大郊村 ~217朱圪当村 ~218关庄村[2]历史沿革 1955年由洛阳县划入偃师县,1961年设佃庄区,1962年改佃庄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38.7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佃庄镇辖关庄、东大郊、西大郊、朱圪矶、倪庄、相公庄、王圪矶、黄庄、碑楼、河头、佃庄、牛王庙、东石桥、西石桥、酒务、西马庄、东马庄、后石罢、大郎庙19个行政村,2000年撤乡设镇。[2]产业结构 佃庄镇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该镇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示范带动、技术培训、宣传报道等多项措施,已形成了优质小麦、无公害蔬菜、绿色春茄、芦笋、黄姜、花卉、奶牛、生猪等特色农业基地,并于2003年7月份获得了“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佃庄镇工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该镇在巩固老企业稳定税源的同时,强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狠抓新上项目建设。并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程服务,全方位支持外来企业投资兴业。截止至2009年,全镇有一定规模的企业38家,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化工、搪瓷等为主的产品结构,部分产品通过了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3]基础建设 佃庄镇一角佃庄镇交通便利,村村道路水泥硬化,岳佃路、岳安路、龙兴路三大干线贯穿全境。医疗卫生、教育设施齐全。境内程控电话、国际、国内传真可连接世界各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