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阳镇:
美誉 历史名镇 文化古镇 山水大镇 资源富镇现行行政区划 湖阳镇代码:411328104。2006年,辖3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南街居委会、北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武岗村、仝湾村、马洼村、叶山村、周安村、张湾村、荆爬沟村、马湾村、郭庄村、前胡村、陈树元村、大王庄村、大桥符村、亢寨村、候大庙村、曲沟村、陈楼村、邢庄村、常庄村、新店村、杨寨村、活水沟村。悠久的历史沿革 湖阳起源于夏,叔安疏洪治水,分封蓼国,都置湖阳;春秋归楚,战国归韩。秦置二十四县,湖阳为其一;东汉刘秀称帝后,将其姊刘潢封邑于此,谓湖阳公主,湖阳因此而得名,素有“金湖阳”、“帝封之乡”之美誉。唐宋以来皆为县。“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先后隶属桐柏山革命根据地和鄂豫边革命根据地,邓小平、李先念、王树声、王震、黄火青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在此从事革命活动,为新中国成立点燃了革命圣火。1948年解放后设湖阳公社,后改乡,1984年建镇。璀璨的蓼国文明 湖阳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古老的蓼国文化是湖阳璀璨的文明史。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南阳郡湖阳县,“故蓼国也”。古蓼国都邑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四十公里湖阳镇,东北依蓼山。古蓼国辖境,约当于今河南省唐河县南部,湖北省枣阳市北部,向东包括桐柏、随州一部分。蓼灭于楚,其后,楚在此置湖阳邑,继之设湖阳县。
在湖阳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老的蓼国文明是最辉煌的篇章。据史料记载,出土文物考证和群众口碑介绍,古蓼国辖今唐河县南部、枣阳市北部、随州、桐柏一部分。国都在今湖阳镇,人民以国为姓,为蓼(廖)氏。聪明的蓼国国王蓼叔安为了疏洪治水和抵御外来侵略,在蓼山脚下开挖两条人工河——蓼阳河和蓼阴河,蓼山上建有两道石砌寨墙,蓼阳河南侧土夯城墙3米多高,在蓼国多年征战中如钢铁长城般守护着蓼国的安全,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蓼国将士和达官显贵大多安葬在蓼山南麓,并矗立塔纪念形成塔林,可惜这些珍贵历史文物在文革中遭到彻底毁坏,只有蓼阳河边的那块塔地依然被人们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