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仪乡:
简介 祁仪乡位于桐柏山余脉西麓,豫鄂两省交界处,距县城25公里,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区,素有“一平三山六丘陵”之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哲学泰斗冯友兰、著名诗人李季故里,为历史文化名乡。辖区总面积187.5平方公里,10.7079万亩耕地,13.5万亩林地,荒山、荒坡、荒滩面积6万亩。行政区划 祁仪乡代码:411328307。2006年,辖祁仪村、许河村、常庄村、尚冲村、临泉村、南岗村、杜门楼村、王油坊村、王田村、兴堂村、孙庄村、元山村、张马店村、万庄村、大张庄村、古沟村、罗山村、板苍村、寨桥村、老河村、前棚村、郭楼村、蒋岗村、油坊岗村、孙岗村、朱元村26个行政村,295个自然村,324个村民小组,4.3万人。历史沿革 祁仪乡历史悠久,明末姓祁名仪的人在此开饭店,村以人名,清初兴集。清代属湖阳保,民国10年为湖阳区祁仪乡,民国21年为湖阳区祁仪联保,民国34年为祁仪区。1956年2月为祁仪中心乡,同年12月为祁仪区,1958年5月为祁仪乡,同年10月为祁仪人民公社,1961年8月为祁仪区,1968年8月为祁仪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公社为乡。经济建设 祁仪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乡情,发挥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强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开放,着力抓好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以集镇建设、交通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栀子为主的特色经济,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全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进展。2006年,全乡生产总值5230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678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5842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2%、8%、1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31万元,比上年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96元,其余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bk-album-collection-box-1558976{width:687px; height:228px; border:1px solid #C6E1F5; 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 margin-bottom:30px; overflow:hidden;}
.bacb-head{height:28px; background-color:#F5FBFF; padding-left:10px; position:rel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