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河南天气 > 商丘天气 > 柘城天气 > 胡襄镇天气
  • 白天
  • 晴转多云
  • 5°C
  • 西南风
  • 夜间
  • 晴转多云
  • -5°C
  • 南风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冷,建议着棉衣加羊毛衫等冬季服装。
  • 穿衣指数:较不宜,路面积雪,擦洗后的车易蒙上污垢。
  • 更多生活指数>>
河南商丘柘城胡襄镇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5月2日 星期五白天晴转多云高温 5°C西南风<3级夜间晴转多云低温 -5°C南风<3级
  • 5月3日 星期六白天高温 8°C西风<3级夜间低温 -3°C西风<3级
  • 5月4日 星期日白天高温 7°C西北风<3级夜间低温 -3°C南风<3级
  • 5月5日 星期一白天多云转阴高温 12°C南风<3级夜间多云转阴低温 -1°C南风<3级
  • 5月6日 星期二白天阴转多云高温 8°C北风3-4级转<3级夜间阴转多云低温 -5°C东北风3-4级转<3级
  • 5月7日 星期三白天高温 3°C东北风<3级夜间低温 -5°C南风<3级
  • 5月8日 星期四白天高温 5°C西南风<3级夜间低温 -5°C南风<3级
河南商丘柘城胡襄镇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冷,建议着棉衣加羊毛衫等冬季服装。
  • 穿衣指数较不宜,路面积雪,擦洗后的车易蒙上污垢。
  • 洗车指数中等,涂擦SPF大于15、PA+防晒护肤品。
  • 运动指数少发,无明显降温,感冒机率较低。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较冷,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服装。
胡襄镇: 地理位置  胡襄镇位于柘城县东北部,地处商柘交界处。东、北胡襄镇部与商丘市睢阳区交界,南与老王集乡、大仵乡接壤,西与马集乡为邻,面积53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4.5万人。耕地55200亩。北距商丘市区25公里,南距县城15公里,北临连霍高速入口,西距商周高速入口处5公里,处于商亳、商周、连霍、商荷高速交汇的枢纽地带。并且商周公路贯穿南北,乡间公路四通八达,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自古商贾云集,是豫东主要农副产品及各类商品交易的集散地,素有“第二柘城”之称。辖区代码辖区  2006年,辖:南街村、东街村、西街村、北街村、张庄村、胡芹村、李关村、王拐村、金楼村、刘户村、铁佛寺村、赵方村、尹庄村、祁楼村、李美村、老龙村、王老家村、张沃村、大韩村、侯庄村、高庄村、陈洼村、曹洼村、史庄村、侯大庄村、唐楼村、任庄村、后芦村、崔楼村、武庄村30个村委会,88个自然村,205个村民组,共8806户,38126人。代码  胡襄镇代码:411424103。历史沿革  西周时期封舜之后代胡公于此,筑胡襄城世袭为胡胡襄镇王。据《柘城县志》(清光绪版)记载:"城东北三十里,有胡襄墓"。清咸丰九年(1859年)筑胡襄堡,周长2600米,建东、西、南、北四门。按史记,周西伯十三年 夏四月封舜的后代胡公满于此,筑胡襄城,故名。至明朝初年胡襄城更名为胡襄集沿用至今。建国后,1950年设区为第四区。1955年为胡襄区。1956年调整为中心乡。1958年设人民公 社。1961年调整为区。1964年改为公社。1983年公社改称乡。1997年2月撤乡建镇。近几年,胡襄镇先后被命名为省、市“特别改革实验乡镇”、“科技示范乡镇”、“文明乡镇”、“计划生育十强乡镇”。多次被县命名为“工农业生产标杆乡镇”、“烟叶生产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2004年4月被省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自然资源  胡襄镇地势平坦,土质多为两合土,有少量淤土及沙碱地。太平沟、洮河平等斜穿境内。盛产小麦、玉米、油菜、棉花、三樱椒、烟叶等是驰名中外的胡芹产地。有西瓜、大蒜乡之称。胡襄镇地处中纬度,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温润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其特点是,冬长寒冷雨雪少,夏热多雨且集中;春季干旱风沙多,秋季凉爽日照长。全镇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易耕,保水肥能力强。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油菜、棉花、三樱椒、大蒜等。盛产花生、西瓜。其特产胡芹,清脆无渣,远近闻名,为历代贡品。王犁行、胡庄、张菜园、刘庄为胡芹种植基地。胡襄镇总耕地面积5.5万亩。通过综合开发改造,高产良田已达5万亩,其中烟叶5000亩、三樱椒1.5万亩、胡芹、瓜菜1.2万亩、大蒜6000亩、棉花1.5万亩。使粮经比例达到4:6,复种指数达到300%,为胡襄蔬菜、瓜果市场和农贸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物资基础。在农业方面形成了以烟、棉、瓜菜、畜牧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乡镇企业  胡襄镇把民营企业的发展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副胡襄镇产品资源丰富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搞好桐木加工、辣椒、大蒜、胡芹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到2005年已发展农业加工企业23个,总产值678万元;工业企业133家,总产值9964万元。仅木材加工业就达80多家。500万元以上支柱企业有宏天木材加工厂、振远林业加工有限公司、永昌电器厂、彩灯厂、金帝制衣厂、农机加工修配厂等20多家。通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个体企业,壮大民营企业。促使全镇的企业滚动式发展,逐步走企业集团化发展之路。目前,已建有胡襄镇工业园区。目前,已建有胡襄镇以诚信、好客、热情服务,以良好的内外环境,广泛的优惠政策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相关新闻  记得20年前《商丘日报》创刊的时候,编辑部梳理商丘名优特产,把胡芹排在了靠前的位置。因为它根小棵大、茎部光滑、清脆无渣、芳香可口,素有“芹王”之称。在古代,宋代以来属历代贡品。由于它盛产于胡襄集附近,于是人们把它叫做胡芹。相传,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正式当了皇帝,把他曾当过节度使的睢阳改为应天府。应天知府为了讨好皇上,用胡芹进贡以联络感情,得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赞赏。自此以后,胡芹就作为贡品延续到清代。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胡芹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特殊功效。所以,它作为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很受人们的喜爱。   记者一直在思考,胡芹为什么能有千年不变的品质呢?胡芹村党支部书记刘全庆向记者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这个地方特殊的沃土和水质。10公里地以外的地方曾有人用胡芹种子试种,但生产出来的芹菜有渣,品质锐减。这里可以借用一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二是种子必须用胡芹村传统的菜种,而又每年提纯、复壮、优化。有好事者也曾用外地芹菜种下种,也曾试种过西芹,结果不但生长不好,品质也是锐减。三是独特的栽培技术和储藏技术。刘支书介绍说,胡芹讲究“三立”,立夏育苗,立秋移栽,立冬收获。传统的陆地菜,气温一到零下(摄氏温度)就要收获,而胡芹村的菜农1999年从外地引进了温棚技术,一到立冬,就架起了大弓棚,多生长半个月左右,一亩地竟能增产1000多公斤哩。亩产最高可达7000公斤,一棵最重可达两三公斤。芹菜上窖,更加清脆,一公斤能多卖4角钱左右。芹菜窖是在平地上挖2尺深的坑,垛2尺高的土墙,放上芹菜后,用塑料薄膜、玉米秸、草苫子保暖。芹菜上窖不但增强品质,还使它在根部生长出嫩芽,当地人叫芹黄。50公斤芹菜能生出15公斤芹黄,一公斤芹黄一般能卖4元多钱,最贵时一公斤能卖十一二元。
胡襄镇天气新闻
胡襄镇周边地区天气预报
胡襄镇景点天气预报
精选问答
春节祝福语
胡襄镇生活信息
  • 胡襄镇邮编查询
  • 胡襄镇企业黄页
  • 胡襄镇邮编查询
  • 胡襄镇火车时刻表
  • 胡襄镇汽车时刻表
  • 胡襄镇公交查询
胡襄镇一周_10天_15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