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熟镇:
谷熟镇中心医院由来 传说隋炀帝经运河到扬州,在虞城县芒种桥离开,继续东行,在谷子熟了季节,才来到一个休息地,这个休息地就被称为“谷熟”。商朝时谷熟为商都之地南亳,春秋时期为宋国的谷丘,春秋时期鲁桓公、宋殇公、燕富侯的“谷丘会盟”就是在这儿。西汉时期,谷熟置亳县,属山阳郡,后因为境内有谷水流过而改谷阳县,与熟城相邻。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玄之子刘音到谷阳为侯,刘音到后,将谷阳与相邻的熟城合并,始称谷熟。后置谷熟县,三国时属魏。南朝宋元徽元年(公元473年)改属平昌郡。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属阳郡。唐武德二年为南谷州,四年后废,复称谷熟县,属宋州。元代废县置谷熟镇,属归德府睢阳县。民国初期,废镇为集,属商丘县。建国初期属谷熟县。1954年,谷熟县制取消,划归虞城县。1955年设谷熟乡,1958年,成立谷熟人民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由乡改镇。地理风俗 虞城县谷熟镇地处县城南15公里,西距商丘市20公里。人口3.4万人,耕地4.7万亩,辖南头村、中街村、朱阁村、余楼村、郭楼村、许各村、东头村、北头村、刘大庄村、西王庄村、关庄村、郜庄村、柴王村、叶老家村、汤庄村、田楼村、宋庙村、河涯村、田老家村、倒楼村、马庄村、李苟庄村、大王楼村23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162个村民组。该镇历史悠久,商(朝)汤曾在谷熟镇建都,故又名汤都。
全镇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商开高速公路,郑永公路横穿全境,虞营公路,谷周公路纵贯南北,京九高速公路即将投入建设。该镇东依虞单亳公路,西靠京九铁路和105国道,北有陇海铁路。农业大镇 谷熟镇为农业大镇,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为主,优质小麦面积40000亩,玉米30000亩,棉花8000亩。为增加农民收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并以返租承包的方式,建成了占地100亩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对全镇种植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几年的努力,该镇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很快,粮经比例调整为5:5。培育了西王庄西瓜生产专业村,郭楼蔬菜生产专业村,田楼、中街的红富士苹果生产专业村等。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农基资金投放力度的加大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2001年,全镇夏粮1670万公斤,玉米1400万公斤,蔬菜1500万公斤,苹果300万公斤,农副产品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