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杨集乡:
经济发展 近些年来,乡党委政府把发展杨集经济作为工作重点,根据乡情研究制订了“种植业铺路,养殖业起步,骨干企业立柱,带动群众致富”的经济发展思路,通过真抓实干,取得了突出成效。种植业调整结构为主线,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高抗灾能力上成效突出,促进了粮食的高产稳产,尤其在村果业发展上形成了规模和特色,1995年以千亩蔡河堤岸梨树基地为示范,带动了全乡村果业的发展,目前全乡以桃、柿、杏、梨为主导品种的各类果树面积达3600多亩,并推广了果树蔬花、蔬果、鲜果套袋、大棚覆盖等先进技术,提高了鲜果质量和经济效益,自2000年以来,鲜果销售收入均在500万元以上。2001年优质鲜梨销售到上海和香港地区,并出口越南,填补了河南建国以来水果无出口的空白,2002年被省质量监督局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被有关专家和领导誉为“发展精品林业的北杨集模式”。农业生产 在粮食种植上,逐步打破奇偶大种植模式,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实行订单农业,生产优质强筋小麦,2002年全乡推广订单小麦22000亩,打入国内国际市场,每公斤价格比一般小麦高出0.12元,同时小杂粮及棉花、大豆、瓜菜等经济作物面积也不断扩大,保护地载植、地膜覆盖面积也有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养殖业,以当地丰富的粮食、饲草资源为依托,就地转化增值,以蛋鸡、槐山羊及波尔山羊改良杂交养殖、黄牛、生猪养殖为主,成为当地的养殖特色。特别是蛋鸡、槐山羊养殖有一定规模。蛋鸡年存栏量达10万多只,槐山羊存栏12000余只,利用波尔山羊父本改良当地槐山羊3000余只。基础设施 1994年修通通往县城的油路,白陈公路穿境而过,沟通了与外界的往来,乡政府所在地距漯界高速公路仅5公里,集市街道、门面房改造也逐步统一规划,形成专业市场格局。教育、卫生、金融、邮电、粮食等项事业也都有了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