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
雒秋江,1956年生于浙江省椒江市,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4年萧山中学高中毕业,后待业一年,又在杭州建筑工程二公司当泥瓦工三年,1978年考入浙江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学习(本科),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入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动物生理生化专业学习,研究方向农畜营养生理(瘤胃消化代谢),获农学硕士学位。1985年自愿来疆在新疆八一农学院畜牧系工作,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8年由国家公派赴英国罗维特研究所暨阿伯丁大学生化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动物生长内分泌学,从事大鼠和绵羊肝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产生的研究,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又从事绵羊肝脏氮代谢的博士后研究。1993年回国,在新疆农业大学主持动物营养实验室的工作,主要从事教学和反刍动物营养、饲料资源开发和动物生长调控方面的科研工作。1993年被聘为副教授,1994年被聘为教授。主持新生反刍幼畜营养生理的研究、生长激素免疫提高绵羊体增重的研究、肉绵羊营养需要参数研究与应用等研究课题,已发表科研论文40篇。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动物生理生化学会理事,中国动物营养学会理事,新疆畜牧学会副理事长,新疆科委生物技术专家组成员,自治区专家顾问团成员。曾任动科系主任,副校长,现为新疆农业大学校长。另外他还亲自担任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本科生营养学课程的老师。
“要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正确判断新疆的农业资源量,认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方向,重点把产品定位于区外市场,实现生产方式的集约化,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当“特色农业”成为一个在各级文件及报刊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新疆农业大学校长雒秋江在2008年初召开的自治区农业工作会议上,就“新疆特色农业究竟应该‘特’在哪里”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4月18日,雒秋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