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镇镇:
概况 木镇镇是青阳县首镇,古称木竹潭、吴潭镇,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木镇地处著名佛教圣地九华山东麓,距县城12公里。辖区面积105.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个街道社区,常住人口3.2万人,为青阳县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木镇镇地处318国道和103省道交汇处,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热线上的重镇。木镇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距长江铜陵港、池州港均在40公里以内,距九华山风景区40公里,距黄山风景区100公里,距合铜黄高速青阳出口3公里、沿江高速出口20公里,距铜九铁路青阳站20公里。木镇镇木镇镇商贸优势明显,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木镇镇自古以来便是周边乡镇农副产品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改革发展不动摇,按照“立足优势求发展,筑巢引凤兴商业”的思路,狠抓小集镇建设,重塑了商贸大镇、商贸新镇的形象和地位。木镇镇现有个体经济经商户1000余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经营范围涉及建材、装璜、印刷、维修、饮食服务、百货、电器、摄影、美容化妆、网吧等众多领域,集镇规模、经商人员、市场繁荣程度始终位居全县之首。
木镇镇资源丰富,该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竹木、瓜果、优质大米、鲜鱼,尤以蚕茧、蔬菜等农副产品闻名遐迩,其中大棚蔬菜150亩,拥有山场面积8万亩,可利用水面2000余亩,地下已探明的矿藏有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等,开发前景广阔。基础设施生活设施 木镇镇基础设施完善,境内拥有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所二座,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一家,邮政、电信、教育、金融、医疗、宾馆等设施齐全,拥有一所完中、二所初中、二所完小、幼儿园若干所。木镇镇镇内6条主要街道整齐划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得丰硕成果,1999年被评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2000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中心镇。2005年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木镇镇投资近2000元,安排建设沼气池100口,对建沼户在财政补贴基础上,村集体每口奖励100元。2007年该村在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村有、民管、民借、民受益”的原则,成立了“青阳县木镇镇南河村村民生产发展基金会”。木镇镇道路建设 木镇镇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镇财政投入35万元,用于季塘新村征地和三通一平;2007年镇财政又投入50万元,用于季塘新村道路硬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万元用于安置区规划绿化面积为2.5公顷。木镇镇南河村依托集镇求发展,在“四清、四改、四通”上下功夫、做大文章。南河村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双河组村民主动在村庄里进行“四清、四改、四通”,并自筹资金6000余元,对进村道路进行拓宽、硬化。在“四清、四改、四通”中,双河村民组共拆除违章建筑角屋1间,围墙200米,新建垃圾池2个,拓宽道路700米。饮水工程 木镇镇2007-2008年度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共9处,分别座落在双合村永丰、冲里王,常丰村树林、王冲、彩塘,黄山村林场,南河村陡岭,长胜村鸟窝、叶村,均属打井提水工程。工程全部完工后,受益人口4980人。工程建设投入经费累计23.123万元,其中永丰点4.14万元,冲里王点0.36万元,黄山点4.29万元,南河点3.94万元,鸟窝点4.65万元,叶村点2.77万元,树林点0.483万元,王冲点1.71万元,电力架设0.78万元。经济发展 木镇镇,地处青阳县东部,318国道与103省道在此交汇。进入木镇镇地界,让人感受最为强烈的是浓浓的工业气息:沿318国道和103省道,企业星罗棋布,厂房鳞次栉比。与昔日的农业大镇、商贸重镇相比,木镇镇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化已成为其发展的主色调。作为青阳县东向发展工业总体布局和“一主多园”战略的重点乡镇,木镇镇已成为该县的工业强镇之一。木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