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备镇:
1.基本市情1.1 地理 池州市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北濒长江,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以及省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56万。池州地理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长江经济带,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港作为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可常年停泊5000吨级船舶。318国道、206国道和建设中的铜九铁路、沿江高速、合 (肥)铜(陵)黄(山)高速、安(庆)景(德镇)高速共同构成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1.2 历史 池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唐武德四年设州置府,至今已有1384年历史。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任池州刺史、知府,陶渊明、李白、苏轼、岳飞、朱熹、司马光、王安石、陆游等驻足池州,留下精美诗篇,杜牧的《清明》诗,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佛文化、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戏文化、傩文化源远流长,交相辉映,使池州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3 资源 池州物产富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使池州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池州优质棉、出口茶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其中铅、锌、锑、锰等有色金属矿藏的储量居安徽首位,特别是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非金属矿品位高、储量多、开发加工潜力大。已初步形成建材、非金属矿、有色金属冶炼、化工、轻纺、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1.4 发展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加速工业化、城镇化、旅游品牌化和农业产业化核心,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打好生态牌、九华牌和长江牌,认真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全池州百荷公园市上下呈现出经济提速、社会进步、环境友好、人民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1.5 旅游 池州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江河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达57%,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国家级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和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4张国家级旅游品牌,还拥有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行政区划2.1 市辖区 区名面积(k㎡ )人口(万人邮政编码区划代码车牌代码政府驻地行政中心下辖街道办事处下辖乡镇方言贵池区243264247000341702皖R长江中路98号池阳街道池阳街道、秋浦街道、江口街道、里山街道、马衙街道、墩上街道、梅龙街道、秋江街道牛头山镇、梅街镇、殷汇镇、涓桥镇、乌沙镇、唐田镇、梅村镇、牌楼镇、棠溪镇江淮官话洪巢片、赣语怀岳片2.2 县 县名面积(k㎡ )人口(万人)邮政编码区划代码车牌代码政府驻地行政中心下辖乡镇方言东至县325653247200341721皖R尧城路尧渡镇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泥溪镇、花园里乡、木塔乡、青山乡赣语怀岳片石台县140311245100341722皖R曙光路10号仁里镇仁里镇、七都镇、仙寓镇、丁香镇、小河镇、横渡镇、大演乡、矶滩乡吴语宣州片石陵小片青阳县118128242800341723皖R九华西路88号蓉城镇蓉城镇、杨田镇、庙前镇、朱备镇、木镇镇、新河镇、陵阳镇、丁桥镇、杜村乡、乔木乡、酉华乡 江淮官话洪巢片 注:
1.以上资料均引自官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