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镇: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仙霞镇乡镇简介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仙霞镇,位于天目山北麓,宁国市东南部,西津河上游,距市区49公里,东与浙江省安吉县章村镇、临安市交界,南与云梯畲族乡、临安县横路镇、太阳镇相依,西与万家乡、宁墩镇毗邻,北与中溪镇相连。全镇共辖7个行政村,211个村民组。土地总面积128.81平方公里,总人口219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6 人),人口密度170.6人/km2。本镇是皖东南门户,也是宁国市边陲商贸重镇之一。行政辖区 仙霞镇下辖:太阳村 龙门村 龙坑村 盘樟村 高山村 狮山村 柘亭村 杨山村 东安村 瑞林村 深坞村 水东村 孔夫村 仙霞村 龙亭村 岩山村自然条件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仙霞镇,属天目山支脉,境内山丘曲折起伏,连绵不断。地势南高北低,山川河流,纵横交错。以汤公山山脉为界,形成仙霞与杨山小盆地,为耕地分布集中区。东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多田少。东南西三面的孔夫、杨山、盘樟、仙霞四村大部分地区,主要以花岗岩为主,坡度平缓,土层较薄,山间地和河谷交错分布;土壤以砂性中层和薄层麻石黄红壤为主,主要生产木竹、茶叶、早笋、青梅、粮食。东北部的龙亭、石岭两村以石灰岩为主;土壤属中层扁石黄红壤和红壤性扁砂土,主要出产林木、毛竹、茶叶。龙门村处在海拔1117米以上的中山低温地带,生产毛竹、茶叶及经济林。本镇山地、丘陵形成的畈、冲、土旁 田地貌使得水田—旱地—茶林地呈垂直分布。多年平均气温15.4oC,日照时数2234小时,无霜期220天左右,平均降雨量1468mm,蒸发量807mm,常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主,西北风次之,灾害性天气龙卷风几乎每年出现1-2次。城镇建设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仙霞镇(图2)仙霞镇龙亭村大岭头村民组位于皖浙交界处,海拔810米,是仙霞镇最偏僻的一个村民组。该组仅有22户,人口92人。他们居家分散在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有着丰富的经济资源,初步预计到2018年,光毛竹一项5—10万斤的有10户、10—30万斤的有7户,还有元竹、山核桃等经济林。前景十分看好,但苦于交通闭塞,严重制约了大岭头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为了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仙霞镇党委、政府、龙亭村两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采取政府引导,群众筹资投劳的方式,克服重重困难,人均筹资4350元,共筹集资金40余万元。该村民组齐心合力、投工投劳。从2007年9月16日动工起,至2008年4月中旬竣工,凭着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干劲,历经8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条宽5米、长6公里的里平路,终于竣工并投入使用。当地村民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一条致富路,更是一条和谐邻里的幸福路。”经济建设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仙霞镇农业生产主要以粮油生产为主,是省杂交稻重点制种基地之一。2001年粮食总产6535吨,油料1165吨。农业生产尤其是林业经济不断壮大,已形成早笋、茶叶、青梅、山核桃、蚕桑、毛竹、杉木等七大农林产品基地,总面积达4694.5公顷,林业和主要农副产品总收入达2570万元,占农民人均收入来源的70%以上。主要乡镇企业36家,骨干企业有天一食品厂、地龙食品有限公司、电声器材厂等。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7084万元,农业总产值7462万元,财政收入1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7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乡镇前列。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仙霞镇(图3)2001年,仙霞镇积极响应“融入苏浙沪”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融入苏浙沪、仙霞先一步”的口号,使该镇的小集镇建设、特色产业、群众文化等经济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