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梯乡:
基本概况 云梯乡,又称云梯畲族乡,成立于1992年11月,现有云梯、白鹿、毛坦、千秋(畲族村)4个村,面积51.1平方公里;人均七分耕地十亩山场,是典型的山区乡。全乡人口6100人,由畲、回、苗、汉四个民族组成,其中畲族人口1800人,东南面和浙江安吉县、临安市交界。[1]历史沿革 云梯畲族乡历史文化悠久,素有历史古镇之称。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畲汉同胞交融发展,共同进步,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云梯就曾出现过文化、经济的繁荣时期,清朝及民国时期设云梯镇。境内有千秋关、铜岭关、壕堑关、烽火台、炮台等历史古迹,尤其是千秋关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成为宁国市的八大风景之一。[1]经济发展 2009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7995元,较上年增长15%。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近年来,云梯畲族乡大力发展“三竹两果”为重点的高效经济林,运用规模经营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模式,把早竹从庭院内零星拓展出来,进行成片开发,按照“山顶种植用材林,山腰种植经济林和山脚种植早竹林”的布局,大力开发高效林业。还多次组织早笋大户到浙江考察,引入实用科技和新品种,增强笋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到2008年底,全乡经济林已达3.9万多亩,人均6亩经济林。其中,早竹面积已达1.2万亩,笋干竹1.3万亩,毛竹6000亩,山核桃超过万亩。全乡基本形成了山核、种养殖、高山蔬菜、笋干等特色农产品格局。同时,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也相继创办,一群农产品经纪人走南闯北开拓市场,云梯畲族乡成为宁国的“早竹之乡”,“云梯笋干”也在步入江浙市场后成功进入上海麦德龙超市,打入上海市场。 今年上半年,云梯畲族乡的笋竹人均收入就达到了29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