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镇:
行政区划 辖垭子口、中股岭、花园、将军坪、吊楼、孙家沟、青湾、沈垭、干溪沟、观音堂、北峪沟紫金镇地图、涨潮铺、铜锣观、茶园沟、倒沟、夫妇峪、柳树坪、浙峪、官坊、桃花沟、锡峰河、水田坪、油坊坪、蒋家坡、玛瑙观、孔溪沟、洪峪等27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26025人,其中农业人口23999人,男性14146人。地理资源气候 紫金镇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干秋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年日照时间18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965—1000毫米,无霜期215天左右。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丰富,南北二河纵贯区域南北。土地人文资源 该镇资源优势突出,该镇版图面积374.3平方公里,是该县版土面积最大的乡镇,山场面积47万亩。该镇还有1亿多元的军产资源,100余栋的厂房车间亟待开发;解放初期鄂西北最大的天主教堂-沈垭天主教堂就沈垭天主教堂座落在这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基础设施 该镇基础设施完善,境内30公里的省道(高标准水泥路面)石开公路(谷城县石花镇至房县开封峪)穿境而过,到襄樊张湾机场和老河口机场均只要1小时左右时间,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有5处移动电话基站,全球通可随意拔打世界各地;集镇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电力资源充足;镇区可同时收看20套电视节目,城镇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产业资源 该镇茶叶、林特、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已初见成效,有茶叶面积2.5万亩,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是湖北省确定的“名茶之乡”,在2004年全省春茶鉴品中,该镇“观山云峰”获得湖北省首届无公害名优茶称号,被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杜仲、银杏、枣皮、白术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万亩,被湖北省科委确定为“地道中草药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有10万余亩耳菌林、木耳、香菇已成为湖北省首届无公害产品,5万亩板栗园,香菇、木耳、天麻,板栗年产量400余吨,加工开发潜力巨大。乡镇经济 2003,工农业生产总产值1910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各8531万元、5331万元、5238万元。农业总产水稻值中,粮食作物794万元、亩平498元;经济作物585万元、亩平367元;林业1151万元;渔业7万元。农产品总量分别为:粮食6501吨(其中小麦1050吨、水稻1913吨、其它3538吨),油料287吨,肉类2127.96吨,水产品8吨,禽蛋557吨,土特产品775.7吨。(其中:香菌104.5吨,黑木耳94.7吨,茶叶543吨,水果203吨)
2003年,完成税收183.342万元,其中工业税、农业税、商业税各4.3万元、131.24万元、12.6万元,财政收入、支出分别为:551.2593万元、551.25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