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口镇:
简介 物产资源丰富。旧口镇以盛产沙梨而闻名,主导产品有沙梨、蔬菜、油料、棉花和生猪。2000年全镇水果总产4万吨,蔬菜8万吨,棉花4万担,油料1.8万吨,出栏生猪15万头,出笼家禽66万只,被荆门市授予“水果生产十强乡镇”和“畜禽生产十强乡镇”。全年农业总产值达3.5亿元。历史概况 旧口镇历史悠久,春秋末名成旧,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伍子胥去楚,楚昭王逃奔随国是从成旧过的河。《左传·定公》:“楚王之奔随也,将涉于成旧。”即此。明代设旧口驿。《读史方舆纪要》:“旧口驿,以旧水而名也。”清代称旧口镇,设水利同知及千总,清末设铺讯。民国初年在此设县佐。1936年(民国25年),为第二区机关驻地。1941年到1948年(民国30年到37年),为旧口镇机关驻地。建国后先后为旧口区、第七区、旧口人民公社、旧口镇机关驻地。1984年升为县辖镇。
元朝中期,棉花种植技术传到了江汉平原,棉花在钟祥的平原地区广泛种植。当时的浙江、福建一带棉纺织业非常发达,这两省的商人到水路交通便利的江汉平原采购棉花,并传授纺纱技术。浙江、福建的商船运来大量棉布到荆楚出售,又运走大量的棉花和棉纱。纺织的发达刺激了棉花的大量种植,使人们的主要衣料由棉布代替了丝绸、麻布。为了采购,库存和运输的方便,浙江、福建的商人在汉水江畔的旧口镇建了一座“浙福会馆”(旧址在旧口镇东风村一组),占地约5亩,为四合院砖木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