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店镇:
简介 宣化宣化店镇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店镇位于大悟县东北部,国土面积265.43平方公里,东邻河南省新县,北望河南省罗山县。该镇现有4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08个村民小组,该镇总人口63620人。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财政收入9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3元。该镇有完全小学36所,初级中学3所,高级中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98%。卫生事业较为发达,建立了完善的乡村卫生一体化体系;宣化店卫生院已成为周边两省三县乡镇中实力第一强卫生院。
宣化店镇镇政府驻宣化店,人口63620人,面积268.4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宣化一、宣化二、关口、莲塘、杨兵、万畈、河西、厂冲、会馆、土门、王庄、陈河、黄寨、大堰、严畈、张墩、杨楼、枣林、大胜、菜村、龙山、莲花、河棚、杏冲、新店、墨关、石岗、云彩、杨桥、北岗、姚畈、黄坳、旦庄、丁桥、玄坛、锅铺、五岳、铁店、张榜、南岗、茶坳、坞埔。 到2006年底,该镇总人口70362人,其中农业人口59762人。非农业人口10500人,总户数17830户,乡村总劳力33935人,镇区人口2.3万人。宣化店镇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市场、医院、学校、文化等公共设施齐全,规模适度。建立了完善的乡村卫生一体化体系,宣化店镇卫生院已成为周边两省三县十乡镇中首强卫生院;该镇有完全小学36所,初级中学3所,高级中学(大悟二中)一所,教学点六处,在校学生1.6万多人,适龄学生入率98%。文化体育事业比较丰富,宣化店镇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扶贫攻坚先进乡镇,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乡镇,民政事业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百强乡镇。历史文化 宣化店镇历史悠久,建镇时间早,据考证,400年前这里开成了集市。1933年前,宣化店归河南省罗山县宣化店镇管辖,为罗山县重镇,并多次在这里设临时县衙,1933年礼山县建县时将宣化店划归湖北省礼山县管辖。中原军区部队在鄂、豫边界战斗期间,宣化店为中原军区司令部驻地,周恩来、李先念、王震、王树声等一大批革命前辈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这里是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拉开全国解放战争序幕的地方。周恩来与美蒋代表谈判旧址、中原军区司令部、中原军区会场遗址均保存完好,并分别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红色经典景区,2006年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电视剧《中原突围》、《徐海东将军》、《枫叶正红》、《大别山上红旗飘》均在宣化店成功拍摄。这里曾是鄂豫两省商贸中心,河西会馆就是明清年代湖北商人在河南省所设商会会馆,专供两省商贾洽谈生意和商品交易之用。直到现在河南周边乡镇不仅与宣化店保持着密切的交往,而且商贸往来十分活跃。在市场交易方面,与河南的交易量约占交易总量的50%。经济状况 宣化店镇宣化店镇属多山丘陵地区,农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兼而有之。镇域东部以农业、林果业为主,中部农业、商业、乡镇企业比较发达;西部以林果业、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宣化店镇人民发扬光荣传统,立足实情,艰苦创业,使这块红色的土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实施“产业兴镇、工业强镇、边贸活镇”的战略,使宣化店镇竞争实力更加增强。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亿元,财政收入1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元,产业结构比较合理,2006年我镇第一、二、三产业之比为21:42:37。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农业产业规模大,在稳定粮油等主要农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经过几年的奋斗全镇建成板栗基地18万亩,银杏基地2万亩,并建立了完善的科技管理服务网络,使板栗、银杏既高产又优质。2005年全镇板栗产量过2000万斤,银杏520万斤,销售收入4000万多元,农民人均收益600多元;二是乡镇企业结构合理,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全镇共有乡镇企业87家,其中骨干企业37家,2006年乡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乡镇企业结构以农副产品深加工,采矿、选矿、建筑、特种养殖和农机修配等产业为主;企业性质以民营经济为主,近几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江西天然板栗酒厂,江西省九江彭山实业公司,广西桂林园食品厂,上海泰园食品厂,河南信阳华氏建材公司等一批经济实力很强的企业来宣化店投资兴业,增添了企业活力;三是商业贸易十分活跃,进镇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有1600余家,且每年以超过100户的速度增长,2006年商品交易额1.9亿元。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71%。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小城镇建设”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实施以来,我们充分利用省、市、县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广辟投融资渠道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城镇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城区面积发展到3.5平方公里,形成了以中原街、中心街、火神街、沿河大道、会馆街、新建街、大圣街、东门街、罗汉街为依托的五纵四横的街道格局,到2006年镇区常住人口2.6万人,边贸非常活跃,经济日益繁荣,使这个有悠久历史的省际边贸中心镇不仅更具活力,而且吸引力和辐射力更加增强。资源 宣化店镇宣化店镇物产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有“挑不完的宣化店”之称。矿产方面,现已探明的金属矿藏有金、铜、铁等,非金属矿有萤石、大理石、云母、稀土共20多种,特别是萤石储量80多万吨,平均品位82.2%,宣化店中原萤石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萤石精粉2万吨,年产值1500万元,利税200万元,二OO四年起打入国际市场白云母、瓷石也是中原地区独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河西会馆、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中原军区会场、东峰庵等革命遗址和纪念地同九女潭、金山岗风景区、中原突围拍摄现场一起构成了历史文物和自然景观交织一起的颇具特色的旅游线路。特产板栗 板栗是宣化的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年产量超过300万公斤。所产板栗个大、肉脆、味甜,含有丰富的蛋白宣化店镇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生吃、熟食皆相宜。 板栗浑身是宝。果仁,其性味甘温,具有壮腰补肾、健脾益气之功效;壳皮,可治胃病;树叶,可制收敛剂;树皮,可熬汤外洗治丹毒;树根,入药治偏肾气。相传,有人患“腰脚病”,行动困难,抬往板栗树下吃栗子数升,便能起而行走。临床上,凡肾虚腰膝无力、小儿脚弱无力不能行走,均可多吃板栗,但吃时要注意方法,慢慢细嚼,连液吞咽,一次不宜过多,只要坚持,就有奇效。有宋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归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