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杉乡:
历史沿革 板杉乡地理位置南宋时开通醴陵至长沙的驿道,沿途“五里一墩,十里一铺”,当时黄梁境设有一铺(位于今竹花山村铺路上组),因此地多杉木林,驿站临街店铺均以木板作墙,杉皮当瓦,故名板杉铺。1899年—1905年,汉冶萍公司修建株萍铁路后,在此设一车站名曰板杉铺车站。从此“黄梁境”名逐渐湮灭,“板杉铺”名再度叫开,乡也因此换名曰:板杉。1984年撤公社建立板杉乡。原八步桥乡1950年属第八区,1951年属第十四区,1956年为八步桥乡,1958年属黄达咀公社,1961年析置八步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2005年原板杉乡(不含横塘基等4个建制村)、八步桥乡和原转步乡的古城建制村合并设立新的板杉乡;原板杉乡的横塘基、高家店、石塘庵、吴家段4个建制村划入黄泥坳街道。基础设施 农业-桃子乡人民政府驻长坡口,距市区8公里。全乡农业历来以种植业为主,是醴陵市优质稻种植基地和水稻高产区之一。1996年被列为黑山羊养殖基地。工业以陶瓷、建材、花炮、化工生产为主,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6.8亿元,完成国地两税10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30元。辖区内有工业企业65家,中学2所,小学11所,卫生院2所,医疗点9个,敬老院2所。行政区划 1)2005年,醴陵市行政区划调整前辖:横塘基、吴家椴、高家店、株树下、黄泥坳、土株岭、高塘冲、黄善冲、杨家湾、横燕、大石桥、竹花山、宋家冲、上平、和平、红光、夏坪桥、井头冲、东桥、石塘庵、茶子山、松梓22个村委会。
2)2005年,醴陵市行政区划调整后:板杉乡、八步桥乡和原转步乡的古城建制村合并设立新的板杉乡。以原板杉乡(不含横塘基等4个建制村)、八步桥乡的行政区域和原转步乡古城建制村的管辖范围为新设板杉乡的行政区域,板杉乡辖36个建制村,总面积102平方千米,总人口4.1万人,乡人民政府驻长坡口。将原板杉乡的横塘基、高家店、石塘庵、吴家段4个建制村划入黄泥坳街道办事处。命名由来 石门关之险从醴陵往长沙的古驿道经过高家店后,要越过一道关隘--石门关。石门关是醴陵的北大门,从长沙来的北军进攻醴陵,一但突破石门关,醴陵再无险可守。醴陵城区的东北边境逶迤绵亘着一条东南西北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