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市镇:
简介 衡南县茶市镇辖2个居委会,茶市、石子、关头、界洲、功胜、厂塘、金古、贺新、吉庆、高屋、杨枝、江家、海会、怡古、黄泥、子肖、粮塘、大兴、何祠、杉壁、林目、石桥、冠山、僚塘、杜桥、大陂、白田、董家29个村,305个村民小组,9600户,38000人,32000亩稻田,50000亩山地。交通便捷 茶市古镇坐落在衡阳东乡耒水河畔,东涉京珠高速公路10公里,南联相市乡,西距107国道,京广铁路3公里,新县城4公里,北临洪山衡枣高速公路4公里,省道316穿镇而过,素有军事要冲“战备咽喉”之称。特色资源 油菜茶市镇油菜
立冬刚过,刚获晚稻丰收喜悦的衡南县茶市镇农民又挥动锄头、铁镐忙着种油菜。全镇已落实油菜栽种面积2.5万亩,占稻田、旱土栽种油菜面积60%以上,连片栽种油菜上千亩以上的有何祠、紫宵、粮塘、怡古等十余个村。茶市镇党委、政府把冬种油菜作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扎实开展。一是认真发动。该镇把如何搞好秋冬季油菜生产纳入年初农业生产计划,列入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管理。镇农技站把《油菜栽种指南》印发到村组农户,共免费发放油菜栽培技术资料3000余份。镇政府免费向农户推广“全能628”、“华油2790”、湘杂油4号等优质高产油菜品种。二是建立激励机制。该镇对稻田、旱土种植油菜80%以上的村,镇干部奖励目标管理奖300元,对通过检查验收排在前三位的村,分别奖给村里1500元、1000元、500元的油菜生产奖。对种植油菜2亩以上的农户,政府将给农户每亩直接补贴10元,以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三是注重科技培训。该镇政府以村民技术学校为载体,组织村民参加种植等技能培训,请镇农技站农技员传授油菜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较好地提高了农民油菜种植技能。全镇已掀起了冬种油菜的热潮,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文化教育 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既有经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速度迟缓;又有观念的,传统的惯性造成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城乡“二元性”局面长期难以改变;还有制度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法的缺失。加速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发展达到高水平均衡,一是加强立法,确立农村教育投入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完善、规范并落实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规范管理,重新确立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最低控制标准和农村教育政绩考评标准,建立同级监督和上级督查的有效机制;三是抓质量,以教育质量评价体制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实际培养能力。茶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