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集镇:
镇情简介 邱集镇邱集镇地处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东南部,位于徐州、宿迁两省辖市之间,苏皖两省交界。邱集镇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距睢宁县城13公里,镇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8′,北纬33°48′。东接睢宁县凌城镇,南与安徽泗县交界,西与官山镇毗邻,北靠高作镇。镇域面积143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33个行政村和1个国营农场。邱集镇紧邻县城,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宁徐一级公路横穿全境,104国道傍境而过,距宁宿徐高速公路入口仅5公里,离观音国际机场40公里。即将通航的沙集船闸离境8公里。邱集镇有新龙河、老龙河、徐沙河、中渭河、西渭河等五条干支河道,以及10多条大沟构成邱集镇密集排灌水系,10万亩良田能排能灌。l万多亩水面可发展淡水养殖。自然条件 邱集镇位于睢宁县东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常年盛行风为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年均降水量909.8毫米。无霜期217天,年均气温14度。你年均日照时数占全年的64%。适宜稻麦轮作,水旱兼收,是江淮商品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地貌 邱集镇属于江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地类整齐,镇域地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略有倾斜,地表部分均有沙土,土地承载力在8t~15t之间。邱集镇受郯庐断裂带的影响,属于地震高烈度地区,地表烈度为9度区。历史沿革 清光绪年间属芹沟社,1949年置邱集区辖王宇、关庙、元庙、碾盘等乡,l957年撤区并乡称邱集乡,1958年成立邱集人民公社,1962年撤销碾盘人民公社,将部分行政区域并入邱集公社,1983年复称邱集乡,2000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原邱集乡、王林乡合并组建新的邱集镇。土地规划 邱集镇根据2003年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统计,邱集镇土地总面积207902.9亩,其中:农用地174700.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03%(其中耕地133055.9亩,占64%,园地2332亩,占1.12%,林地8722.2亩,占4.22%,牧草地6.8亩,占0.01%,其他农用地30533.7亩占14.69%;建设用地26286.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64%,未利用土地6915.6,占土地总面积的3.33%,其他用地6824.3亩,占3.28%。邱集镇土地总面积13860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68.2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49%;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2287.5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6.5%;耕地8723.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62.94%;水域和其他用地2780.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0.07%。总用地结构失衡,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偏高。
人口多,土地少。邱集镇土地面积138.6平方公里,邱集镇总人口9.9万人,人均占有土地仅1400平方米。耕地总体面积大,人均面积小。邱集镇耕地面积为13.09万亩(合8724公顷),占邱集镇土地面积62.94%,人均耕地1.32亩,属于耕地较少的地区。土地的开发强度大,除极少数地区需要进一步整治利用外,大部分则潜力不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应在发展林果和养殖业方面下工夫。邱集镇的林木覆盖率较低,农田林网没有形成。建设用地多,后备土地资源少。邱集镇域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率达96.67%,未利用地大部分是河滩地、窑场废弃地,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解决后备资源不足的出路在于,通过规划和采用各类导向手段,达到村镇集聚式发展,人口和工业向城镇集中,通过村庄缩并后的复垦,增加后备土地资源。人口比例 邱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