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镇:
历史沿革 朱林镇于2007年3月由原朱林、西岗两镇合并而成,隶属茅山老区,总面积77平方公里,3.75万人口,辖15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规模不算大,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理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著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星村遗址就坐落在该镇三星村境内。朱林镇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东临上海,西望南京,北上长江,南极杭州,地处苏锡常、宁镇扬两大都地区图市圈。水陆交通发达,居长江黄金水道沿岸,属国家高新技术密集区。在金坛市中心金城镇与次中心薛埠镇之间,既可直接接受城市经济的辐射,又可享有薛埠山区资源的优势。朱林,不仅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更有着丰富的物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这里商贾云集之地,经济繁荣,文化先进。镇内环境优美,气候四季分明,人居条件优越。朱林镇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镇、省红旗团委、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市农业先进镇、社会治安安全先进镇、文化工作先进镇、科技进步先进镇和绿化先进镇等光荣称号。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和政府富民政策的深入落实,特别是行政区划的调整,朱林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大投入推动大发展的机遇期;进入了一个以政策推动、形势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进入了一个机制、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能量大释放的机遇期;进入了一个以城市辐射拉动经济大发展的机遇期。历史赋予了朱林精彩的过去,历史也同样会赋予朱林美好的未来。产业特点 朱林镇经济基础良好,新兴工业独具特色。工业现已形成服装、电子、化工、机械加工为主的四大优势产业。代表性的企业有:生产光引发剂、涂料添加剂等系列产品的中港合资常州华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位列《福布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中小企业100强”第37位);生产服装、家用装饰纺织品和高档织物面料的中韩合资江苏成云服饰有限公司;生产园林工具为主的中日合资常州九佐吉工具有限公司;生产拉杆天线、磁性产品等为主的金坛市宝象电子有限公司等。农业逐步向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已形成“碧润”牌无节水芹(无公害绿色产品)、晨风蚕桑、丰登农副产品、永康农牧四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工业集中区 朱林镇以镇工业集中区为重要载体,大手笔打造新型工业强镇。随着“宁常”、“扬溧”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340省道和两条二级公路的贯通,投入2000万元,以两条高速公路道口为平台的4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已经拉开格局,现已有多家企业进入园区发展。朱林镇广借外力通过引导企业以企引资、以外引外等方式调整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并注重激活内力,做活做强电子、服装、朱林镇工具、轴承、环保设备、船舶等大产业。形成了电子、轴承、工具、汽轮机叶片和环保设备等行业的产业集群。朱林镇各类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已发展2000余户,从业人员20000余人,规模企业销售额占全镇的70%以上。朱林镇还以三星村遗址为抓手,大手笔打造具有古老文明、水乡特色的旅游重镇,注重发掘屯山村语言训诂学家段玉裁母亲墓地,建设以杨兆龙、于炳坤等本地名人为代表的现代人文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以唐王农民故事会等活动为依托,打造具有民间风情特色的文化大镇,因地制宜,为三个文明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