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镇:
简介 辖31个村民委员会,33个自然村,29137人。其中回族310人,余皆汉族刘庄镇。为费县回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人口密度为470人/平方公里。驻地刘庄村4个村民小组,人口1100人。境内石灰石、页岩、金星石储量丰富。用金星石生产的金星砚以古雅润泽、磨墨无声,涩不损毫著称,故又称“羲之砚”。该镇交通便利,北靠327国道,南临岚济公路,兖石铁路自北部边境穿过,枣南路和229省道在驻地交汇。历史沿革 刘庄镇以驻地村命名。刘庄村,明洪武年间,刘、纪两姓刘庄镇立村,称刘纪村,清光绪初年,纪姓绝嗣改称今名。镇境1945年属费县二区。1948年属费县马庄区。1958年春置刘庄乡,同年秋成立刘庄人民公社,同年冬并入马庄公社。1976年3月复置刘庄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刘庄区。1985年建刘庄乡。200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镇境略呈长方形分布。刘庄镇-经济发展 刘庄镇境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涑河贯穿境内。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水稻、黄烟等,2002年人均纯收入2407元。刘庄镇民营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现已培植6个专业村,形成四个工业园区。企业有纺织厂、甲醛厂、纯净水厂、砚台厂、板材厂等20余家,个体工商户1800余家,砚台厂生产的“金星砚刘庄镇”,也称“羲之砚”,工艺精良,畅销国内外。西土单“烘炉”专业村生产的刀具,远近闻名,销往临沂批发市场及南韩等国。该镇有初级中学1处,小学(联小)6处,卫生院1处。交通便利,兖石铁路穿过北部边界,沂邳公路、枣南公路在镇驻地交汇。有班车通费城。古迹有春秋时期古台遗迹和鲁郎城故址,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农历四、九逢集,三月初九、十月初四逢会。
刘庄镇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初步形成了纺织、建材、板材、化工等几大优势产业,从业人员18000多人。尤以板材业发展最快,板材加工企业已达740多家,年产值7000多万元,成为刘庄镇的特色支柱产业。农业,重点抓结构调整,2002年种植黄烟1500亩,发展杨树丰产林10000亩,培植以养殖业为主的大户120多户。名胜古迹主要有春秋时期古台遗迹和鲁郎城故址,属县级保护单位。西部箕山,山水相间,风景优美,以水质好,盛产金星砚闻名。刘庄镇-江苏省大丰市刘庄镇 刘庄镇位于江苏省大丰市区西部,是大丰市的西大门,全国重点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4国道、新长铁路穿境而过,新长铁路大丰站就设在刘庄镇。刘庄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007年末总人口4.3万人,全年实现GDP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财政收入2708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农刘庄镇民人均纯收入6951元,比上年增长14.9%。刘庄镇被国务院六部委命名为全国重点镇,2007年被盐城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安全镇、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07年获大丰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先进奖,获得外向型经济、全民创业、三产服务业发展奖,并获得精神文明建设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奖等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