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田镇:
垛田镇 全镇年产蔬菜26万吨,为此,垛田又有“蔬菜之乡”的美称。垛田镇水产品资源丰富,有水面养殖面积3.1万多亩,97年建成了江苏省万亩青虾养繁基地。“九夏芙蓉三秋菱藕,四围香菜万顷鱼虾”是垛田田园风光的真实写照。每到春季油菜花开,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旖旎景色令许多中外游客和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气候产业 垛田镇气候温和,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及钙、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垛田境内大气、水源无污染,达到了生产绿色食的环境要求。垛田镇主导产品“垛田香葱”色泽鲜绿、质地柔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且有中药功效。1999年“垛田香葱”的价值得到了南京农科院有关专家教授的肯定。垛田龙头芋生长期间无虫害,秋冬时节食用,更是口感细腻,香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工业发展 1999年,兴化市政府在垛田镇境内建设了兴化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占地面积10063亩,园区内实现了路、桥、渠、水、电等达标配套建设,各项设施达到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特别是无公害蔬菜的技术要求。园区年蔬菜种植面积可达3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10万多吨,年产值1.1亿元,园区已列为省级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垛田香葱”的价值得到了南京农科院有关专家教授的肯定。垛田龙头芋生长期间无虫害,秋冬时节食用,更是口感细腻,香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
从20世纪60年代创办第一家蔬菜加工企业以来,垛田镇至今已形成了以蔬菜脱水加工为主要特色的产业模式,垛田镇已有80多家蔬菜加工企业,其中有一定规模的68家,固定资产总额达50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4800人。以“垛田香葱”为主导产品的脱水蔬菜打进了英国、日本、韩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福酱菜”荣获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使用权证书。垛田镇基本上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结构。垛田镇加快发展工业的同时,不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境内水陆交通便利,投资环镜优越,创业气氛浓烈,垛田文化事业繁荣,是泰州地区唯一被省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新农村建设 芦洲村是垛田镇最大的行政村,也是最大的自然村,由原来的芦东、芦南、芦西、芦北4个村合并而成,总人口7568人。芦洲村只有几条狭窄的街巷,虽然先后有老兴东公路、高兴东公路在村后建成通过,但进村通道狭窄而又弯曲,两辆摩托车会车都有些困难。九十年代中期曾规划拓建中心一条街,但有始无终成为“半拉子工程”,村民对此极为不满。从2006年开始,新的党总支一班人研究决定,将拓建中心街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号工程”摆上日程、紧抓不放。分工协作,制定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对54家拆迁户深入进行动员安置工作,精心组织工程施工,短短的几个月就建成一条与高兴东公路相连、长800米宽10米的南北进村大道。2007年下半年,又实施了二期工程,建成长200米、宽20米的东西中心街,同时完成了绿化、亮化配套工程。道路建设的三期工程,即东西中心街西延接线路,包括中心大桥工程,已经完成勘测、规划、拆迁动员等项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