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镇:
历史沿革 1939年置崇武镇,1958年属飞跃公社,1961年析置崇武公社,1984年复置镇。1997年,面积19.6平方千米,惠崇公路过境。辖大岞、港墘、靖江、莲西、海门、潮乐、西华、五峰、霞西、前垵、龙西、溪底12个村委会。历史文化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备。据说宋朝时,这里就称为崇武乡守节里。公元981年(宋太平兴国六年)惠安置县后,在这里设小兜巡检寨。元朝初期改为小兜巡检司。公元1370年(明朝洪武三年),活动在朝鲜和中国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一倭寇突然登陆祥芝的蚶江,对泉州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公元1387年(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倭寇人侵,委派江夏侯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周德兴是个军事工程专家,他根据泉州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当年,泉州设永宁卫,管辖五个所,即福全、中左、金门、高浦、崇武五所。惠安设立五座城,即崇武城、獭窟城、小岞城、黄崎城、峰尾城。祟武城为五城之一,隶属福建司永宁卫的一个千户所,建城已有六百多年了。
崇武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垒成,城墙共长2457米,城基高5米,墙高7米,并设有两层跑马逍。墙上有墙碟1304个,箭窗1300个,窝铺26座。四面设城门,内门每扇高3.2米,宽1.3米,前门每扇高2.6米,宽0.9米,东、西、北三座城门相似,各有城门两道,城门上各设烽火台一座,南城门外加设一照墙。在城内莲花山制高点,还设有了望台。四面城边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往城前的涵井,城内的十字大街相接四个城门,公元1417年〔明朝永乐十五年〕,城墙又加高1.3米。这些城墙、窝铺、门楼、月城、墩台、捍寨和演武厅,构成我国古代一套完整的战略防御工程体系。明代守丞丁少鹤曾有诗句赞道:“孤城三而鱼龙窟,大岞双峰虎豹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