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山镇:
地理位置 诗山镇位于福建省南安市西北部丘陵地带,在安(溪)南(安)永(春)交界处,分别和本市码头、蓬华、金淘、眉山四镇相邻,东经118°11′、北纬25°8′,面积96.2平方公里。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小,年平均温度21°C,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年无霜期约诗山人民政府330天。地形系内陆小盆地,天柱山、高盖山、文章山、许山、钟山环绕四周;水系呈向心形状,四面溪涧汇入诗溪,在镇区中心流过,经码头镇注入晋江东溪,“四面青山为屏,中间绿水为带”是诗山秀美的山川环境的真实写照。省道206线、307线贯穿而过,交通便捷,商贸繁荣,历来是南安西北部重要的商品流通集散地。历史 诗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人文底蕴深厚。唐时王审知曾在诗山发动兵变,拉开创立闽国的序幕。唐贞元8年(公元972年),在境内高盖山结庐攻读的欧阳詹高中进士,喜登龙虎榜,“开八闽文风之先”,被任为四门博士。此后,因欧阳詹博士诗名远播,著作颇丰,文人雅士纷纷登临于此,争相吟诵凭吊,留下遍地墨迹和琅琅诗声。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慕名而至,瞻仰欧阳读书处留下的众多诗词佳作,由衷感叹:“此诗山也”,于是“山头城”遂更名“诗山”。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境内的溪流、村庄、学校等冠以“诗”名,有诗溪、诗园、诗坂、诗鳌、诗南、诗口、诗门、诗钟、诗宅等。这里留下了历代许多名流的足迹与题咏,曾涌现出戴廷诏、陈迁鹤、陈万策、郭瑄第、戴凤仪、吴瑞玉、盛九昌、陈联芬、吕渭生、郭子仲、李刚、洪宇、黄宗汉、吴青田、刘再复等知名人士。诗山镇诗山镇历来隶属南安县(市)治,是南安五大古集镇之一,远在晋、唐时就建埠,“诗山”之称始自南宋,沿用至今已有800年。明洪武年间,拟迁南安县治于此。唐时为山头社,宋属怀德乡清风里和太平里,元、明、清时分属十一、十二、十三都。诗山的镇建制始于民国时期,原称山头镇,后几经改动,设立过诗山区署、区公所、人民公社等,曾辖目前诗山、金淘、码头、蓬华、眉山等地,1961年至1975年,周边几个乡镇先后划出独立建制,1984年改称为诗山镇延续至今,辖现有行政区域。
诗山镇有西上、声东、梧埔山、鹏峰、红旗、红星、山一、山二、坊前、民主、社一、社二、凤坡、前山、联星、吾峰、钱塘、联山1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以汉族为主,有53个姓氏,人口8.6万多人,旅居海外华侨和台港澳同胞约16万人,是福建省重点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自然风光 诗山风光旖旎,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有孕育唐朝文豪的高盖名山,有建于宋代的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婆罗门塔,有享誉中外的古刹凤山寺、龙山宫、西碧岩及依托凤山寺规划建设的凤山风景区,有各呈异彩的“诗山十八景”,有全省最早的乡镇公园诗山公园,有建于清代的卿园广源成古民居群和杏塘土楼,有充满神奇传说的凤翔院,有拜剑亭、凤山古寺白云室、绍兴井、崇宁井、诗山书院、忠烈祠等著名古迹遗址。经济发展 诗山立足镇情,充分发挥侨乡人文和区位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心商贸区、科技工业集中区、高优农业区、山园特色经济区、凤山游览区”五大经济区,经济建设一年诗山镇上一个新台阶。2006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7.66亿元,上缴工商税3189万元,形成以雨具、纸业、轻纺服装三大产业为支撑,以报恩、仙境、凤坡、西上、林埔口工业集中区为依托的企业发展格局。几年来,旅游业建设方兴未艾,随着闽南古刹凤山寺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和全省为数不多的镇级公园诗山公园的修缮改造,以及省文物保护单位婆罗门塔等诗山十八景的开发建设,旅游业发展将展现十分美好的前景。基础设施 今日诗山,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省道307、206线贯穿全境,交通便捷,村村通水泥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达98%以上。现有日产8000吨的自来水厂和着手筹建的日产3万吨的第二自来水厂,农电改造后的电网及11万伏输变电站的落地,确保企业发展和镇区范围扩大后的居民用水用电需求。社会事业 诗山小城镇建设成绩显著,被确定为省级城镇体系规划中心镇,镇区改造一、二期工程顺利竣工,新建商住房11.3万平方米,三期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力求把镇区建成设施完善、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新型商贸活动区域,扩大镇区的辐射范围。教育各项指标居全市前列,被命名为市首批“教育强镇”,现有完中校二所、初中校三所。二级乙等医院南侨医院逐步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是诗山镇诗淘码片的医疗卫生中心。日处理能力10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6个村(片)成立环卫队并配备垃圾运输车。成立“110”指挥监控中心和19支村级治安联防队,治安环境不断改善,民主法制环境日益优化,社会风气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先后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福建省文明乡镇。发展规划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诗山人民将秉承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找准定位、理清思路,着手打造五个载体(报恩轻工轻纺生产基地、仙境伞业生产基地、鹏峰工业集中区、西岩工业集中区、五星工业集中区),巩固提升三大支柱产业(伞业、纸业、轻纺服装业),培育发展四个新兴产业(旅游、五金机械、电子、建材),形成沿省道206、307线新的工业走廊,推动诗山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建设成为南安市西北翼名副其实的中心集镇。公益事业 诗山镇目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全镇总人口10%,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老龄委的关心支持下,镇老年人协会自1989年成立以来,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工作有声有色,侨乡人民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