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寨子镇:
乡镇概况 头寨子镇
头寨镇是集黄灌区、苦水灌区、旱山塬区一体的农业大镇,农作物、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砂地西瓜、香水梨、洋芋为最优。镇内文物古迹十分丰富,位于香林村的省级森林公园铁木山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丰富,享有“旱塬秀峰”的美誉;位于马家堡村的“马明心教堂”,又称“关川教堂”,曾是我国伊斯兰哲赫忍耶派创始人马明心传教诵经的地方,被列为会宁县新八景之一;位于牛门洞村的新石器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 头寨子镇以驻地头寨子村而得名。镇驻地头寨子为古代关寨名。据考证,后周、隋唐时代,曾在此设过会宁关,头寨子为会宁关以北第一个寨子,故名。解放前属甘泉乡,解放后属甘沟驿区(四区)。1953年属九区(郭城驿)。1954年将原定西县的马家堡划归会宁县后,设立了头寨区(十二区)。1956年又改属郭城驿区。1958年属郭城驿公社。1961年始建头寨子公社。1983年农村行政体制改革时改称为头寨子乡。2000年12月撤乡设镇,改称为头寨子镇。行政区划 全镇现辖三百户、共丰、小寨、成牟、头寨、牛河、马堡、中湾、牛门洞、香林、塬边、老鸦、八岔、坪岔、双坪15个村、1个社区、10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131户,30609人,其中农业户6057户,29828人,农民中回民125户,570人,居住着汉、回两个民族。自然资源 头寨子镇头寨子镇可分为川区、山区两个类型,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境内有铁木山,为全县最高峰。关川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镇,在郭城镇境内流入祖厉河。河床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旧有"米粮川"之称。气候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年平均降雨量300mm左右,全年无霜期约165天,山区与川区气候差异较大。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尤以干旱最为突出,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