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阳镇: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基本概况 芦阳镇地处甘肃景电一期灌区腹地,原属景泰县城旧址,东濒黄河与芦阳镇靖远相望,南依米家山与中泉分野,西环景泰县城,北连兰化农场。地下地表水丰富,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是景泰县最大的工业、建筑和养殖大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0公里。芦阳镇总面积354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6386户,27243人。芦阳镇有干部职工73人。有基层党组织24个,党员797人,其中农民党员640人。1999年,芦阳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8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40元。历史沿革 芦阳,古名“芦塘湖”,又有“芦阳湖”之称。民国29年(1940年)建乡,定名为芦阳,沿用至今。芦阳原属靖远县,1933年归属景泰县,定芦阳城为县城,至1978年县城迁址的45年间,一直是景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资源 芦阳镇总占地面积354平方公里,属山区、川区、灌区为一体的镇。总耕地面积53655亩,其中水地40055亩、旱地13600亩,人均占有水地面积1.4亩。地面积7650亩。特色农产品主要有砂田西瓜、温室西甜瓜、良种猪、羊、鸡等。芦阳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电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煤炭、石膏、石灰石、陶土、铁矿等有一定储量。乡镇荣誉 芦阳是甘肃省规范化养殖示范基地、景泰县建筑建材基地和劳务输出大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较快。先后荣获“中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甘肃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甘肃省禁毒先进乡镇”、“甘肃省第一次经济普查先进乡镇”和“白银市两基达标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经济发展 芦阳镇党委和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落实以人为本芦阳镇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探索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按照“抓项目、兴产业、舞龙头、扩基地、联农户、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第二、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芦阳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5年,芦阳镇工农业总产值为2735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4元。1998年,获“中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荣誉称号,1999年,被白银市委评为“六好乡镇党委”。
寺梁村五组的城郊地膜蔬菜基地(蔬菜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600亩)和十里、红光村的旱沙田瓜产业基地(以西瓜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面积每年保持在2600亩),产生了一批以盛大种猪场、兴隆种羊场、晟祥茂生养殖有限公司为主体的规模化、集约化龙头养殖企业,逐步建立了“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芦阳镇猪的饲养量为6万头,羊的饲养量达到10万只,鸡的饲养量达到12万只,畜牧养殖业在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到42%。2005年,被甘肃省畜牧厅确定为甘肃省畜牧养殖示范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