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井区:
贡井区区域概况 千百年来,经历代开掘,贡井这片土地上渐渐天车林立,灶房遍布,商贾云集。明嘉靖年间,公井正式更名为贡井。汩汩涌流的盐井,泽被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创造了这片土地特有的文化和文明。历史沿革 贡井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贡井,原名“公井”,是因为在北周武帝时期(公元561-578年),先民们在苍翠的天池山南麓、蜿蜒的旭水河北岸,开凿出了一口质淳产丰、名闻遐迩的“大公井”之故。后来,经过历代开凿,这里井灶遍布,在方圆不足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今能查出名儿来的盐井还有近百口。传说,由于这里产的食盐味道很好,常常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贡井,便因此而得名。明嘉靖年间,公井正式更名为贡井。尔后,经历代开掘,在贡井这片幅员面积41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就渐渐天车林立,灶房遍布,商贾云集起来,于是贡井和自流井共同撑起了千年盐都的富庶与辉煌。“贡井”之名也就不胫而走,飘洋过海了。
东汉章帝时,自贡地区即有盐业生产。至南北朝,著名的富义盐井改名富世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