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乡:
简介 梁山乡位于乾县北部,距县城北约13公里,属渭北旱塬沟壑区,乡总面积72.5平方公里,35%为荒沟荒坡,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400至600毫米。耕地面积60569亩,辖19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28户,总人口19341人,人均耕地梁山乡3亩。梁山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改变了过去穷山恶水的贫困面貌,形成农业生产以小麦、烤烟、果树、西甜瓜为龙头的四大支柱产业,小麦面积3.23万亩,推广地膜小麦2600亩,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烤烟种植6000亩,果树面积9000亩,杂果类400亩,西甜瓜面积3600亩,畜牧业已形成坊里、先锋秦川牛养殖专业村,山峰生猪养殖专业村、三兴肉兔养殖专业村和三合村奶山羊养殖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390元。乡上法筹措资金近300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铺设油路4.2公里,沙石路46公里,打深水井15眼,铺设管道83公里,使乡70%的群众用上自来水,新打集雨窖、母亲水窖890眼,解决了群众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乡1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油路通村;电力、通讯实现了村村通。2002年有16个村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梁山乡已投入扶贫资金240万元,实施水电路等项目6个,为梁山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乡经济步入稳健快捷的轨道。基础设施 梁山乡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上级部门大力支持,采取政府补贴、群众自筹和在外绅士援助等方式筹资37.5万元,完成了6条10.6公里水泥路和2条8.3公里油路铺设;争取扶贫梁山乡办支持,完成了梁兴、先锋、邵山66户移民搬迁工程和梁兴、三兴、先锋村三条7.5公里扶贫道路建设;争取危改资金108.3万元,对瓦屋、吴店、邵村、三合等4所小学的教室和教工宿舍进行了全面整修和改建;争取国家资金30万元对乡卫生院进行全面改造;在乾县电网改造工程项目指标极其紧缺的情况下,通过不懈努力争取电力部门扶贫资金24万元,完成了先锋村电网改造工程;争取市国税局支持,完成了邵山输水管道入户工程;争取国债投资,改善文化活动场所和计生服务阵地的设施和条件,乡综合文化站和乡计生服务站建设项目在2008年内建成。经济状况 梁山乡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这个核心,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乡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达到12480万元,人均纯收入2178元,比上年增长10%。梁山乡依托西农试验基地的科技优势全力实施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实行良种补贴,增加良种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2007年落实小麦良种统繁统供面积3.2万亩,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梁山乡落实好了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采用实名存折进行直补款的发放,确保了每户群众及时足额领取到每亩24.91元的直补款。对购置大型农机具的农户进行政府补助,促使我梁山乡乡大型农机具数量大增,进一步提高了乡农业机械化水平。
梁山乡扩大果园栽植面积,推广“四改”技术和果实套袋技术。完成旧园改造1500亩,果实套袋率达到80%以上。2007年梁山乡秋冬两季落实新建果园面积4543亩,其中已栽植1662亩,已通行2200亩,建立示范园三处共230亩。西甜瓜生产在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质量的同时,不断扩大销售区域,梁山乡种植面积3500亩,亩均收入800—1000元左右。梁山乡畜牧业按照“田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布局”的原则,建立了三合、先锋奶山羊养殖;邵村蛋鸡养殖;三兴肉兔养殖;官地、山峰生猪养殖;邵村、先锋、齐南秦川牛养殖等8个专业养殖专业小区,至2007年底梁山乡奶山羊存栏1254只,产蛋鸡规模化存栏2000只,零散养殖4000多只,肉兔存栏1200多只,生猪存栏6457头,秦川牛存栏6018头,饲草青贮、氨化5000吨,建成沼气池80口。同时大力推广适繁母猪保险,解除养猪户的后顾之忧,提高群众养猪积极性。梁山乡还积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瓦屋村为龙头的青皮核桃加工贩运,乡年加工贩运总量达3800多吨,直接经济效益近百万元。积极组织农村闲散劳动力出外打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4000多人次,输送劳动力3860人次。乡镇建设 梁山乡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梁山乡下,完成旧村改造和移民新居一期工程26户建设。梁山乡街道砂石硬化1620米,衬砌排水沟2300多米,解决路面硬化和排水问题。铺设输水管道1200米,实现了通水的目标。投资5万元,建成1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200米的文化长廊。争取上级投资建成村级活动场所200平方米,并完成了配套工程建设,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投资3万多元完成街道和主干路绿化工程2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