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
区域概况 石渠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石渠县位于四川最西北部。总面积24944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尼呷镇,邮编:627350。代码:513332。区号:0836。拼音:ShiquXian。
石渠,是四川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位置最边远的县,越过石渠,就到达了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石渠,藏语名“扎溪卡瓦”,意即雅砻江源头。石渠系藏语“色须”译音,以境内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60)的黄教寺庙“色须贡巴”而得名。地理位置 位于甘孜州北部。北纬3219-3420,东经9720-9916。东接色达、甘孜县,南靠德格县,西连青海省玉树县,西南隔金沙江与西藏江达县相望,北与青海省称多、玛多、达日三县毗邻。面积25141平方公里。人口与民族 1990年全县总人口59620人,其中农业人口55972人(牧业人口点78%以上),非农业人口3648人,藏族58115人,汉族1487人,余为彝、回等民族。 建置沿革 隋为附属地。唐属吐蕃。元属朵甘思宣慰司。明属朵甘卫行都指挥司。清初,属德格宣慰司。清宣统元年置石渠县。民国初年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21年隶西康特别行政区,民国28年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10月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0年全县辖4区、22乡、1镇。县治尼呷镇,距州府康定696公里,离省会成都1054公里。县名来历 石渠,藏语名“扎曲卡瓦”,意即雅砻江源头。石渠系藏语“色须”译音,以境内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60)的黄教寺庙“色须贡巴”而得名。 阿都措自然环境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东北为巴颜喀拉山脉,西南为沙鲁里山北段,东缘吉根巴俄达者山峰海拔5334米,其北贡嘎拉者山峰海拔5325米,全县平均海拔逾4000米。属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气温低,日照长昼夜温差大,无绝对无霜期。暴风雪为主要灾害。经济资源 全县以畜牧业经济为主,是四川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牧业县。有可利用草地面积3317.13万亩,耕地面积6.89万亩,林地8.54万亩。 工业、商业方面:有农机修配,砖瓦、电站等小型工业企业10个,电站2座,装机容是625千瓦。有商业服务网点158个,其中国营38个,集体26个,代购代销8个,个体86个,遍布城乡。交通邮电 马石公路南接川藏公路北线(国道317线);石(石渠)歇(青海歇武)公路,是出川石渠县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有邮电局(所)5处,电话交换机139部,乡乡通电话。 初 雪 县域资源丰富,盛产虫草、贝母、鹿茸、麝香、大黄、羌活、知母、马勃等野生动植物药材。“石渠白菌”,享有盛誉。珍稀动物有羚羊、野牦牛、丹顶鹤等。还有鹿、盘羊、野马、獐、狐狸、水獭、旱獭等。盛产品较高的“邓柯枸杞”。野生植物“人参果”遍地皆是。黄金藏是较丰富。详细资料 石渠还有一个美丽的藏语别称:“扎溪卡”,意为“雅砻江边”。太阳与火是扎溪卡人的图腾,因此这个向往太阳的民族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太阳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