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戎镇: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威戎镇经济发展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财政收入4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4元。建成了 武家塬高效农业示范园等 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优势产业,全镇果园面积达到 1.8万亩, 年产量 2700吨 ,川区全部实现了果园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全镇现有建筑、建材、水泥等乡镇企业 8户,年产值1.3亿元。以县二建公司、工商综合公司为龙头的建筑企业实力雄厚,年工业总产值710万元,上交税金250万元。文明建设 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成了面积为34亩的威戎综合市场,成为中南乡镇商品集散地。打通了小西环路、北二路、南二路,镇区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 建成了 2100平方米 的镇中心广场,开通了长 3.3公里 的西环路、泰安路、永昌路、朝阳路和西街,完成排污工程 7.2公里 ,给水工程 11公里 ;建成了威戎河大桥、威戎中学教学实验大楼、威戎中学学生公寓楼、派出所办公楼、电信大楼、信用社办公楼和新华书店超市,开发建成了总建筑面积为 5617平方米 的 50套仿欧式居民小康住宅楼,引导沿街居民进行上宅下店式住宅改造,目前已建成92套。为增强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配套建设变电站一座,开通了连接县城的有线电视网。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一座新型的小城镇已初具规模。农业建设 畜牧业有了历史性的发展。向阳养殖厂先后引进良种小尾寒羊 320只,沙农奶山羊12只,波尔山羊40只,累计繁育出栏小尾寒羊606只,波尔山羊24只,实现收入41.7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良好。近几年,共投入建设资金2680万元,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硬化工程,共安装路灯50盏,广告灯箱50个,栽植国槐、刺柏、红叶李等各种风景树7000多株;陶窑瓦当5000年前文化的遗存吴家下磨 经高世祥引领,我们首先到了一个名为吴家下磨的地方。这儿位于威戎镇东北叫喇嘛庙山的底处,是葫芦河与甘渭子水的交汇处。据高世祥介绍,这儿按民间的说法就叫方城。
不仔细看,表面上这儿不会使人感到是个古城遗址。河谷以上,记者所置身的地方,是大片的农田和居民房舍。在高世祥的指点和解说下,记者才领略到了历史的秘密。在几处裸露的地层,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残陶断瓦,夹杂在不同的地层中,还有随处可见的灰层。据高世祥介绍,这儿是一个战国及秦汉时的古城遗址,以前他曾经考察过这里,瓦砾特别多的地面面积约有800亩。十多年前,人们常常能在这里捡拾到秦汉时的有各种饰纹的全瓦当和破瓦当。所谓瓦当,就是古代对瓦背向上的滴水瓦瓦头的称谓,一般呈圆形或半圆形,上面有图案或文字。他说他们2002年在这儿考察时,还捡到过一块秦汉时的空心砖残块,砖面上棱形花纹纹饰细密、匀称、美观,现在保存在静宁县博物馆。邑聚和市镇 记者在随意地观看时,无意中看到一块隐在草丛中的物什,仔细一看,是一块残破的瓦当。两位学者很兴奋,说我们今天运气真好。他们说,这个东西在这儿以前比较多,近年来已经不多见了。另外,记者在草丛中还看到一个蜘蛛的巢穴,便向两位学者开玩笑:这是我们在这个遗址上发现的当代最小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