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大乡:
经济概况农业 境内海拔较高,雷大梁成为全县南北地形、气温的分界线。粮食作物以冬小麦、玉米、谷子、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胡麻为主。果园面积4000多亩,挂果1500亩,其中套袋面积达450亩。主要品种有红富士、秦冠。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苹果着色好,品质优,耐贮藏,深受省内外顾客的喜爱。
雷大乡人多地少,气候阴湿。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因地制宜,在瞄准市场的基础上,以建设静秦公路绿色经济增长带为契机,坚持一手抓小康建设一手抓扶贫开发,并把二者统一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果品产业。三年累计完成果树经济林8273亩,并全部开挖果带、覆膜、树干套袋,由于管理到位,成活率达到95%以上,至目前全乡果树挂果面积达1500亩,其中套袋450亩。多种经营 雷大乡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以“点上示范,面上推进,综合增效”为总体思路,不断强化辐射带动。形成雷大乡绿色经济增长带14公里,涉及柴岔、屈岔、合岘 、张局等7村19社,并扩展延伸到新义、兴坪2村;一次性栽种苹果苗木3273亩,拉通了静宁南北山区的产业断档现象,真正形成了一个果品产业链,被市上列为重点工程。果园栽植的异军突起,打破了村域界线的分割。按照“宜杏则杏,宜果则果,宜梨则梨”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一次性栽植优质红富士苹果1818亩10万株,早酥梨1090亩6万株,优质大接杏365亩2万株。为了有效解决群众当年增收问题,在产业带内落实套种西瓜400亩,蔬菜300亩,豆类250亩,药材100亩。示范园区发展以屈岔、下马整村推进为依托,屈岔、谢吕2村为支点,把4村建成了优质大接杏示范园,一次性栽植大接杏2270亩,户均达到2.5亩,并以合岘、张局、陈局、下马为重点,集中连片栽植黄金梨524亩3万株,早酥梨500亩3万株,把集中和零星栽植相结合,建成新义、黎沟、兴坪苹果示范基地,完成栽植红富士苹果3206亩。以赵沟、杨沟、马湾、秀锦为基地栽植干果花椒1800亩,同时间作套种坑种洋芋、豆类、瓜果经济作物1800亩,使长远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以合岘、雷大等6村为重点,种植牧草6000亩,积极发展养殖业,扶持和创办了下马村“汉秀养猪场一个”,年销售商品猪160头,仔猪68头,销售收入达13.2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在党支部书记陈汉秀的示范带动下,全乡目前生猪存栏1.4万头,良种率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