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
简介 东门城楼(1张) 柳州东门城楼位于柳州市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大桥北端,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广西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城门楼。 东门城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高约17米,面宽20米,进深11米,由城门和谯楼两部分组成。城门以大块石料作基,明砖砌墙。城门上为两层谯楼。楼内圆柱无斗拱,直接承支屋顶,巧妙异常。楼外脊上龙吻兽饰、屋角飞凌空、气势宏伟。城楼采用重檐歇山顶式屋顶,穿斗式木构体系,屋顶平缓、有举无折。此楼风格高古,端庄大方,体现了当时高超的营造技术和独具匠心的设计技巧。东楼初建时,为护城防卫之用,历代屡有修葺。楼内新增有柳州古城陈列、明城沙盘模型和古炮台。因其气势宏伟、古朴大方,又滨临柳江,遥对灯台山,可索仙弈、驾鹤之胜,是访古旅游和观赏柳州风光的好去处。城楼常年对游客开放。登上城楼,可以看到柳江如带,碧波荡漾,群山倒立,桥影绰绰,令人心旷神怡。建筑特色 柳州东门城楼 是目前柳州市保存较好的明代文物古迹。城楼位于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大桥北端,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历代有修葺。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穿斗木结构,梁架雕花,歇山瓦顶,重檐起晕。正脊饰鳌鱼抢珠,两端龙吻,高17米,基座为方块料石,城是青砖砌制,巍峨雄伟,异常壮观。城门上有两层谯楼,楼阁内的圆柱斗拱古朴大方;衔架屏板均有美丽的花饰雕刻。城楼常年对游客开放。登楼远眺,碧江罗带,奇峰翠峦,金波潋滟,渔舟晚歌,环顾城厢,万东门城楼家灯火,令人留连忘返。
城门上为两层谯楼。楼内园柱无斗拱,直接支承层顶。梁架结构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的混合构架,大梁为“九架梁”,出檐柱承托挑檐檩,无脊瓜柱,乃以花板承重传予“三架梁”,梁架上均有花虫鸟兽作装饰,古色古香。顶楼以悬臂梁柱作平衡支架,结构巧妙异常。楼外脊上龙吻兽饰,屋角飞檐凌,、气势雄伟。主楼的重楼檐下原悬挂有光绪六年邑贡生秦绳祖(字其武)所书的“出乎震”青底黑字横匾(文革时毁),与西门的“丽泽兑”匾额用典同出于《易经》,全楼俱油漆青色,寓东方属青之意。东门城楼周边景观(7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