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青镇:
历史沿革 洋青镇始建于1701年,为历代基层政权所在地,是全省有名的革命老区。2003年9月13日,原沙古镇整体并入洋青镇,治所设于原洋青镇区。自然条件 雷州青年运河主干贯穿全境、灌渠和自然河流纵横交错,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既有适宜种甘蔗、花生的“红土地”,又有适合种水稻、香蕉的“黑泥田”资源 该镇是遂溪有名的“粮仓”和“甜镇”。 甘蔗是该镇的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该镇种植甘蔗面积47000亩,亩产5吨多,进厂蔗量23500吨,其中吨糖田面积5000亩,亩产达到了8.5吨。特色农业产品有蚕茧、腌萝卜、无公害外运菜、韭菜、花生油、香蕉等。“沙古腌萝卜”、“陈屋韭菜”已经远近闻名。社会经济 全镇有工业企业108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个。洋青糖厂日榨量达6000吨,对该镇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工业总产值30120万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年加快20个百分点。2005年引进在建项目有:投资500万元的磷肥厂,已于 2005年底建成投产,产值可达到了2000万元;投资400万元、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的淀粉厂,也于 2005年11月建成投产。交通运输 镇内交通四通八达,207、325国道及渝湛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是大西南出海、到海南的黄金大道。全镇171条自然村村村通汽车。文化教育 从一九九三年开始,该镇连续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先进镇。一九九八年被评为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镇。创办了一批生态文明文明村、文明户,其中团结红旗村、西埇大塘口仔村被为湛江市生态文明村。全镇有学校40间,其中初级中学3间,完全中学1间,在校学生14800人,老师695人,幼儿园4间,图书室3个。卫生院3间,医生141人。2008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1148人,占农村人口的90%,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2215人,做到应保尽保
(八)城乡清洁工程成效显著。全镇投入资金10多万元,组织干部群众8000多人次,出动车辆600多台次,对洋青、沙古圩及国、省、县沿线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并建立长效机制。农业发展 “亩产吨糖田”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