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洞镇:
霞洞地图基本概况地理交通 霞洞镇位于东经111°01′~111°10′,北纬24°41′~24°48′,东西长15.6公里,南北宽10.3公里,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地型以红壤丘陵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背倚浮山岭,面临沙琅江中段,西与茂港区羊角镇接壤,北连高州市根子、云潭镇。道路在全县率先实现水泥硬底化,三茂铁路、羊云公路贯通东西境,距水东港33公里,距茂名火车站23公里,距325国道30公里,毗邻阳茂高速,镇入境处有高速公路出口,交通便捷,茂名市交通运输公司、电白县交通运输公司均有短途汽车直达,班次频繁。行政变革 霞洞镇在隋、唐时为良德县地,部分为南巴县地。宋开宝五年(972),随县并入电白县,时为下博乡地。明成化四年后,为下博乡一都的霞洞、那夏、谭白等小乡。清朝为沙琅巡检司所辖的霞洞堡、下博新村堡、黄暂堡、长格堡。民国时为第五区的霞洞、霞南、霞西、霞东、霞中等乡;30年(1941),为第二区的霞洞乡(霞洞、霞南、霞西并)、霞阳乡(霞东、霞中并)。1949年11月,为第五区(观珠)霞洞乡的霞洞、塘涵、油甘和第六区(沙琅)霞洞乡的甘村、永乐、霞岭、石顶等小乡。1953年3月,为十一区(霞洞)的大村、新河、油甘、霞中(乡所在地三角坡村)、塘涵、荣夏、化普、甘村、石顶、霞中(乡所在地暂板陂村)、永乐等乡。1957年2月为霞洞、荣夏、霞岭等中乡,年末为霞洞大乡。1958年9月,隶跃进人民公社;1959年3月,析跃进人民公社,置霞洞人民公社,辖23个大队,432个生产队。1960年3月,霞洞人民公社析置石顶人民公社。1963年1月,石顶人民公社并入霞洞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撤公社置霞洞区,辖24个乡。1987年3月,撤区置霞洞镇,辖1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1989年10月,村民委员会改称为管理区。1990年霞洞镇辖1个居委会、24个管理区、295条自然村。
现其行政区域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