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丰农场:
概况简介 1955年10月,在省直属勃利种羊场基础上扩建而成。1956年12月,划归铁道兵农垦局管辖。1959年4月,改为八五五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垦局。1963年1月,将一、三、五分场划出成立北兴农场;二、四分场与试验场仍为八五五农场。1968年6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四师第四十一团。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改为“金沙农场”,1979年改为八五五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场管理局。八五五农场场区地处完达山山脉两侧,大部分场区位于完达山南侧金沙河流域。全场土地面积8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5万亩,主要种植小麦、大豆,1992年粮食总产量5.16万吨。工业生产以采煤为主。全场总人口1.5万人。场部所在地金沙镇已发展成为农垦小城镇。
八五五农场地处完达山东部的山间浸岗低山丘陵地带,地势为此区的山前台地,四周环山,地形起伏,岗谷交错,变化复杂,西北较高,东南较低,海拔最高为老黑背山683.7公尺,最低为120—130公尺。场区内有大砬子、老黑背、七里嘎、老爷岭、鹿山等山峰。耕地坡度较为平缓,一般在3°左右。农业生产队布局多为扇形,耕地集中于漫岗及沟壑水线两侧,便于机械作业。土地 1983年资源调查实况:土地总面积为841847亩,按地形分类:其中山区503527亩,占59.8%,丘陵漫岗247000亩,占29.3%,低平洼地74243亩,占8.8%,水域7049亩,占0.8%,其他l0028亩,占1.2%。从耕地坡度看,小于5%的占总面积的70一80%,5 -10%的占20—30%,坡长在1000—2300米,顺坡耕向的有l50000亩左右。由于小区地形变化复杂,切割分裂严重,以及不合理的超坡垦植,破坏天然植被,从而引起风蚀和水蚀,冲沟宽度有的可达1—2公尺,深度达30一50公分,表层跑土1—2公分,上冲下淤,形成一隔两害,使土地肥力下降,机械作业受影响。按用途分类:耕地面积356543亩,占总面积的42%,已全部利用。林地面积332605亩,占39.5%,己利用31731亩,占9.5%。可垦荒地33081亩,占3.9%。牧地面积27830亩,占3.3%,只利用1500亩。低洼沼泽地2238亩,占0.3%。荒山46407亩,占5.5%,尚未利用。建设用地23849亩,占2.8%。其他面积l2245亩。土壤 场区耕地多分布在丘陵漫岗地带,土壤属草甸白浆土,占80%以上,沼泽草甸土约占12%,黑土层厚度多在15—20公分,有机质占3—4%,土质较粘重,透水性差,肥力低,PH值在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