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圩镇:
城镇概况 宝圩镇位于广东省化州市东北部,东连高州市,北接北流市,地处化州市西北出口,境内陵江秀水与梅石公路南北贯穿,北宝公路横跨西东,扼两省三市六镇之交通要塞。总面积52.8平方公里,2007年总人口2.4万人,是粤桂边境区域贸易中心镇。行政区划 辖10个村委会,西岸、调马、茂坡、龙窝、陈洞、巷口、秧地坡、大唐、仓板及宝圩圩地,1个居委会。自然资源 该镇自然资源丰富,山(宝岭)、水(陵江)、沙(河沙)、石(花岗石)、竹、木等亟待开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省道283线和北(流)宝(圩)公路辖区路段。圩镇建有1万平方米的大型农贸综合市场,是投资创业的首选之地。经济状况概况 2008年,全镇完成社会生产总值5.8亿元,同比增长10.2%; 工农业总产值4.47亿元, 同比增长7.8%, 其中工业总产值2.37亿元, 同比增长9.5%, 农业总产值2.1亿元, 同比增长5.6%; 实现财税收入319.5万元, 其中:财政收入4.5万元; 国税完成125万元, 地税完成19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750元, 较2007年净增5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0.8亿元;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存款总额达1.08亿元。工业发展 全镇兴办了皮革制品厂、红砖厂、电子半成品加工厂、木业加工厂、竹器加工厂、毛织厂、玩具半成品加工厂等等,该镇的杂里布产品远销省内外,享有“全国杂里半壁河山”的称誉,全镇企业发展到600多家,其中有7家规模以企业。农业发展 全镇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农业主要有水稻、蚕桑、四大名果、蔬菜 、鱼、禽畜 、花生、番薯、玉米等。全镇境内发展香蕉1.5万多亩,年产值约8000多万元,创建了茂坡无公害香蕉生产基地和钟作辉绿色香蕉生产基地,此两个基地生产的香蕉分别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和绿色香蕉质量认证。此外,该镇种植有荔枝2.2万多亩,是省扶持的“一乡一品”荔枝生产基地镇;现种植速生桉2.7万多亩。交通设施 全镇公路建设、村道硬底化建设、村级办公楼建设、学校改危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全镇村道硬底化公路达3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硬底化公路。全镇11间中小学,已有9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曾被评为茂名市改造老区农村小学先进集体。全镇11个村(居)委会,已有9个新建办公楼,村级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固本强基工作扎实有效。2005年,西岸村委会党支部被评为茂名市先进基层党支部。城镇建设 圩镇面积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4.2平方公里,新建有朗山、宝山、江南、龙湖等四个商住小区。圩镇常住人口超10000人,供电、通讯、有线电视已遍布全镇每条乡村。全镇已有80%的农户住上了新楼房。统筹城乡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化州市宝圩镇系地处粤桂两省和化州市、北流市、高州市的交界地方,是一个以人流、物流和交通战略要塞而成名的好地方。宝圩镇现隶属化州市管辖,辖区2006年有人口23000多人,土地面积52.8平方公里,是一个人口少,面积小的乡镇,按照上级并镇的要求,是一个要被撤消合并的乡镇之一,但是宝圩镇是一个重域的边贸镇,在撤并上是一个很值得茂名领导深思问题。在这个撤并的问题上,宝圩镇现有95%以上的人认为:宝圩应与高州的石板镇合并,归高州市人民政府管理,这才是并镇科学发展的要求。从地域界限来看 宝圩应归高州市人民政府管理。宝圩距化州市90公里,距高州市36公里,与毗邻镇的化州市播扬镇14公里,高州市的石板镇4公里。从地域的科学角度来考虑,宝圩镇应与石板镇合并,这才是顺民心、合民意。从经济贸易来看 宝圩镇归高州市管理,才能使当地人民沐浴到县域经济的春风。 沙漠是春风不到的地方,绿洲才是欣欣向荣的好地方。宝圩镇要成为欣欣向荣的地方,经济贸易的发展依赖于高州,宝圩镇现在除了上级统调的商品如医药、食盐、部分化肥和烟草外,其余90%以上的商品如日用品、电器、服装、建筑材料等等(指市场全面开放的产品),都是从高州市购进,与高州市进行商贸交往。一是宝圩镇压的工业发展离不开高州市,近年来,宝圩的工业速猛发展,如手套业、编织业、手套铺助料产业,这些工业项业的兴起,离不开高州市,手套项业的所有合作老板和产品购销,以及信息、技术的提供、资金的投放运作,都是高州的客商扶持和指导,与化州的工业发展市场导向无关。化州只是在行政区域外上,进行工商行政管理和收缴税费,说实话就是坐享收利。工业发展的规模扩大和产品出路的谋划,化州市从没有商人(指宝圩以外的化州人)为宝圩的工业发展服务,宝圩生产手套铺助料占附近产地半壁河山,手套铺助料除了当地和广西的北流的客商购销外,其余的均依赖于高州销售。木材加工业也是宝圩工业的缴税大户,木材加工的老板主要来自高州,90%以上的产品也销往于高州市。二是宝圩农业的发展依赖于高高州市.宝圩历来是一个传统种植水稻的乡镇,农业商业价值观念低,近年来,宝圩镇压受高州农业的影响,进行农业布局调整,由于宝圩农民受到高州市农业商人,在资金、技术、产销上的支持,宝圩农业民大力改造水稻,种植香蕉并且获得非常成功,2003年——2004年宝圩香蕉年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农民种植香蕉,加速了宝圩农业商业化的进程,农户迈出了致富的路子,农民也说出了其实在的心里话,幸好有高州市农业服务于宝圩的平台,才有今日宝圩的农业,宝圩境内现有7个香蕉育苗基地,有5个是高州人创办的,宝圩香蕉的销售也基本上是高州商人或是高州商人联系而来的商家老板。化州从农业的商业活动平台来说,没有给宝圩农业带来商机,宝圩归高州市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是从社会突发性事件来看,宝圩应划归高州市管理。
宝圩每年的病人救治和交通突发性事件,危及群众的生命在旦夕安全,急需求医救助的人达30 多宗。宝圩离化州90多公里,求得化州的医生来到宝圩救人治病,需要救治的人已经去了西天了。宝圩距高州市近,路好走,宝圩急救生命的大事,往往是向高州市面上求援。但是由于行政市域的不同,往往造成联系上的不便之处,也造成当事人造成高额的费用。茂名市政府如果把宝圩划归高州市管理,是宝圩人民得益实惠的永久性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