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垌镇:
基本概况地理位置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过境梅石线贯穿全境内外,镇通村水泥路建有42公里,圩镇建设规范有序,城镇化水平高,商贾云集,是周边地区的商贸中心。自然资源 镇内特产资源丰富,矿产有花岗岩石、硫铁矿、高岭土、云母、石灰石;“中垌猪”是省内地方良种猪之一;铁锅和豆豉是传统的产品,久负盛名;商品菜畅销各地。人文历史 该镇历史悠久,境内有风景秀丽的长湾河、响水、三合、茶了根、鹤地等五大水库,有历史保护文物冼太庙、百年古榕以及文化长廊、酷似铜墙铁壁的奇榕等景观。经济发展概述 近年来,该镇农业产业化水平逐年提高,按照“东猪、南蔗、西果、北林、中菜、桑”的布局,建立了2.5万亩优质水果、2万亩商品菜、2万亩丰产林、1万亩淡水养殖、5000亩蚕桑、3000亩甘蔗等6大基地。省“一乡一品”项目兰山红杨桃通过了国家无公害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蜜糖罂、白糖罂、白腊、国福、黑叶等荔枝驰名中外;中垌传统产品豆豉及黑毛豆久负盛名;“中垌猪”是省内地方良种猪之一。工业化发展成效显著,建有千亩工业走廊,已形成以水泥建材、矿石采掘、木材加工、玻璃制品、皮革制品、橡胶制品、手套制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第三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该镇圩镇建设规范有序,建有占地60多亩的龙城东商贸区,区内有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的大型综合性农贸市场,茂名明湖超市中垌连锁店、大参林连锁店、新市场家私广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建成硬底化乡道总里程达150多公里,是全市乡道硬底化里程最长的乡镇;圩镇街道全部实现硬底化、绿化、美化、亮化。经济发展 中垌镇坚持“大抓工业,振兴农业,大办交通,扩大圩镇,美化环境,塑造中垌新形象,全力打造化中经济强镇”的思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发展及财税收入成就喜人。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1.95亿元,同比增长11%;税收收入482.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93元。工业 坚持“工业立镇”发展战略,大力营造发展工业的软硬环境,建有千亩工业走廊,全镇有企业1438家,其中投资额达200万元以上企业8家。已形成以水泥建材、矿石采掘、木材加工、玻璃制品、皮革制品、橡胶制品、手套制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已成为镇的主要经济增长点。200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2.16亿元,同比增长16%。农业 以“四种、三养”为主线,形成了“东猪、南蔗、西果、北林、中菜桑”的布局,建成了2.5万亩优质水果、2万亩商品菜、2万亩丰产林、1万亩淡水养殖、5000亩蚕桑、3000亩甘蔗等六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同时建立了集育苗与养肉蛇为一体养殖量达5千多箱的示范养蛇基地。省“一乡一品”项目兰山红杨桃通过了国家无公害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蜜糖罂、白糖罂、白腊、国福、黑叶等荔枝驰名中外。2005年农业总产值5.89亿元,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 建有占地60多亩的龙城东商贸区,区内有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的大型综合性农贸市场,茂名明湖超市中垌连锁店。镇内有大型家电商场以及自选超市6家。该镇商贾云集,批发零售业兴旺发达,已成为周边地区的商贸中心。镇内运输业发达,中垌车站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豪华大巴车直通珠三角各城市。基础设施 镇通村委会硬底化乡道达90%,建成硬底化乡道20多条,总里程达90多公里,是全市乡道硬底化里程最长的乡镇;圩镇街道全部实现硬底化、绿化、美化、亮化;圩镇建有占地2500多平方的文化广场;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建有8条新农村,其中栋背大垭村是茂名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镇100%村庄通电话,现代化通信网络和电网建设适度超前,可满足全镇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设施建设加快,全镇共改造老区及薄弱学校27所,全部实现了中小学教学楼房化。全镇有茂名市美丽校园5所,化州市美丽校园15所。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