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渡镇:
[基本概况] 交通环境有205国道、国防战备公路、雁白公路、平白公里编织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优势。白渡自古以来民风纯朴、集市繁荣:白渡圩、嵩山圩、悦来圩三圩循环,十日九圩热闹非常,系梅县各乡镇中为此独有的特色,具有浓郁的客家风情。这里有驰名海内外的传统特色食品“白渡牛肉干”、毫无污染的石窟河河鲜、知名度很高的优质金柚;更有蓬勃发展的养猪业、山地养鸡、优质水产品养殖和出产大量的西瓜、蔬菜、玉米等优质农业经济作物,也是梅县著名的金柚之乡。白渡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清代中叶岭南第一才子、杰出诗人、著名书法家—宋湘的故乡。[1][行政区划] 白渡镇位于梅县东北部,总面积187.6平方公里,镇政府设白渡圩,距梅城24公里。辖24个村和1个圩镇居委,总户数7140户,总人口26618人。[经济发展]2002年 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工农业总产值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工业产值8750万元,比增12%,农业产值1.62亿元,比增5.3%;镇级机动财力25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6万元,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5个,8-10万元的5个,5-8万元的1个,3-5万元的11个;农村人均纯收入4138元,比上年增加27元。
农业: 白渡镇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区域种植基地,全面推进山区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全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2.91万亩,粮食总产1.23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84万亩,稻谷总产9256吨,平均亩产502公斤,保持“吨谷镇”水平;全镇水果种植面积3.23万亩,其中金柚1.47万亩,水果总产2.95万吨,人均水果收入2355元;全年生猪饲养量4.13万头,出栏2.72万头,“三鸟”饲养量70.41万只,水产养殖面积3240亩,水产品产量2017吨。全镇有种养相结合的小庄园3963个,占总农户的55%,有50万元以上收入的种养场1个。积极实施区域种植规划,全年种下以尾叶桉为主的速生丰产林5000亩,新种、补种各种优质水果502亩。